159章 宰割日本(2 / 2)

日本土地貧瘠,農民們辛辛苦苦一年也收獲不了多少糧食,百姓苦,連貴族武士的生活也不如大宋一個看門小吏。流傳後世日本清酒,度數既低,盛裝的瓶子、杯子也小得可憐,便是因為國內匱乏,將軍、大名也不敢浪費糧食釀酒。“鬥酒詩百篇”,在古日本連天皇都不能這麼敞開喝呢。

鎌倉幕府的收入,一是各地禦家人地頭收繳的農民稅糧,二就是商業貿易。出口精美的日本刀、珍珠、珊瑚、折扇、漆器等東西到大宋,換回銅錢,這是幕府的一大經濟支柱。

臨安陷落,日本的對外商貿就算完蛋了:元朝、高麗都發兵來打,還有可能和你做生意?於是幕府的財政一下子瀕臨枯竭,連文永之役中有功之臣都沒得到封賞。

為了抵抗元朝,又下發“異國征伐令”,加重租稅,農民不堪忍受,紛紛揭竿而起,有的地方,窮困的下級武士立功不得賞,怨憤之下和起義農民聯合起來,形成了反抗力更大的“惡黨”。

如果為了購買武器,再增加八十多萬貫的稅收,恐怕天下的禦家人守護地頭都得做惡黨了。到那時漫說六波羅探題,就是十波羅探題都擋不住,遲早被惡黨打進京都、鎌倉!

足利家是要取北條而代之、重掌幕府將軍大權,可不是要天下大亂,讓那些下級武士冒頭的!足利家時立刻湊到嶽父耳邊:“父親大人,孩兒算了算,要買下這貨,得八十多萬貫銅錢呐。”

什麼!北條時茂大驚,他剛才隻算了價格高與低,轉念就想自己再立下大功,家主該如何獎勵?是不是該升“評定眾”,還是領六波羅探題,或者相模守?今日連斷天下五劍中的兩柄,自己難免心浮氣燥,實在沒想到另外一層:五劍每柄數百貫,全日本就這麼幾把;漢國寶刀比五劍質優價廉,但卻足足有五千柄!

從鎌倉出發到肥前之前,家主北條時宗還在為府庫錢糧連日發愁,時茂自然知道幕府是鐵定拿不出這筆錢的。

怎麼辦?宰了這夥漢人?一來對方說了會長期供貨,下毒手就絕了今後的武器來源,到時候全國好幾萬禦家人,五千柄刀給誰不給誰,搞不好更麻煩;二來嘛,這夥人的船堅固高大十倍於自己的船,看樣子警惕性也很高,談這半天也沒有上岸的意思,想必殺人越貨這條是行不通的。

北條時茂又開始流汗了。

楚風再一次給他解了圍,拋出個又香又甜的大餡餅:“大宋屢敗於胡虜,行朝在閩廣沿海試圖恢複,然則江南一帶無數人想渡海逃難。楚某為漢人一脈,想替同胞出力,因此上願求佐渡島為漢土,安置出海逃難的同胞。若貴國能以佐渡島相贈,這些兵器盔甲,便雙手奉上。”

時茂一喜,又是一驚。

佐渡島在本州北部偏遠苦寒之地,越後、出羽以西的海上,根本沒有什麼出產,自三四百年前的平安時代起,就是犯罪貴族、爭權落敗武士的流放地,算是離島,一般不視作日本本土。

漢人願意要那狗屁不蛋的地方,便把島上麵的犯人往出羽、越後移過來,實在不費事。而且,不比得靠近中國、高麗赴日航線的對馬島、伊岐島,佐渡島在本州北麵,連戰略地位都談不上。政治上一般人不認為那是日本本土,就割與漢國,也無話可說。

宋敗於韃虜,確實有不少人飄洋過海來到日本。然而這位姓楚的漢人,行事處處料到先機,到現在更是占盡上風。他要佐渡島,便真是為了安置同胞?

見北條猶豫,楚風又拋出一個大蛋糕,一個讓他無法拒絕的大蛋糕:

“若得佐渡島,漢國在接下來的一年中,每三個月,送給幕府長矛一千支。”

帶護套、配重的長矛,矛尖雪亮得能刺穿漢國甲之外所有的盔甲!足利急切的看著老丈人,恨不得替他答應下來。

“再加戰刀一千柄。”

在場所有日本人的呼吸立刻就粗重起來,熱辣辣的盯著北條時茂,夠了,夠了,一年就是四千柄戰刀,能斬斷天下五劍的戰刀,猶豫不決的肥前代時茂老爺,你還在等什麼呢?

“盔甲五百副。”

這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重達十多噸的稻草,沉甸甸的。時茂知道自己再猶豫,要是惹得漢人拂袖而去,家主鐵定會迫令自己剖腹自裁的。

“好吧,如大人所請,下官將會稟報執權大人,由他帷幄獨斷。”

----------

來點票票....訂閱也要...貓拜拜大大們!謝謝支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