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章 保衛寧都(1 / 2)

“快、快!”法本胯下的馬兒不明白,為什麼今天主人這麼著急?鞭子一下又一下的落到它的屁股上,急速的奔跑,幾乎榨幹了馬兒所有的體力。

尖兵隊的四十五名士兵,在正副隊長帶領下,四個時辰驅馳一百五十裏,翻山越嶺到達寧都西門外,他們的目的隻有一個:搶在元朝淮東宣慰使徹裏帖木兒之前,到達寧都城,協助李縣令把守住大軍撤退的通路。

寧都城上,縣令李剛望著北方青嶺集烽火台燃起的狼煙,愁眉不展。自己手上隻有三百名武器簡陋、未經訓練的義勇,二十名捕快衙役,巡檢司的幾個弓手,真正像支軍隊的隻有閩廣宣撫使陳淑楨留下的一百佘漢義軍——不過經這兩天的觀察,這些陳大使麾下義軍,確實盔甲耀目武器精良,但說到戰場廝殺,似乎比義勇也強不了多少。

北方虜騎掀起的塵頭,遮天蔽日,馬蹄踐踏大地的聲音,更是如同悶雷轟鳴,瞧這陣勢,敵人數目恐怕不止一千兩千,就憑自己手上四百多七拚八湊的兵力,能守住這寧都城嗎?剛剛派出了快騎往陳、楚大軍走的西北方報急,但還來得及嗎?

李剛握了握腰間的寶劍,食君之祿忠君之事,隻待城破,便以這一腔熱血報君恩,也搏個千秋忠名,隻可惜這一城百姓……

忽然,城上的兵丁歡呼起來:“有救了,救兵來了!大人,在正西上!”

城西方向,一標塵頭揚起,雖然遠不如北方的虜塵勢大,但來勢卻快得多!

先鋒已到,大隊還遠嗎?寧都有救了,合城百姓有救了!李剛欣喜若狂,“開西門,迎陳大使、楚總督大軍入城!”

沒有大軍,僅僅是不到五十人的尖兵小隊。當法本全隊入城並通知可以關閉城門後,李剛和守城官兵都絕望了,這麼點援軍,在巨大的敵我差距下,真真是杯水車薪。

不過,法本除了四十五名士兵,另外還帶來了兩件東西,其一是四百五十枚手榴彈,其二是活下去的希望:隻須堅守兩天,文丞相、陳大使、楚總督的大軍,就會趕到城下!

有希望與沒希望的區別立刻體現出來,原本忙著交待後事的義勇們一下子變得精神抖擻,捕快衙役都積極的行動起來,當消息傳開後,甚至有上千百姓主動站到城上,充當民夫。

遠遠看到城頭影影綽綽的兵丁,徹裏帖木兒很失望。為了奇襲寧都,他放棄的實在太多,廣昌、南豐兩座城池中的府庫財物,嬌小美麗的漢人女子,統統沒有去“收集”,如此巨大的犧牲,居然還是慢了一步,真叫人懊喪。

城頭上,李剛見了敵軍的陣容,反而鬆了一口氣。遠看,沒有八千也得一萬,跑近了才知道,一人三馬的配備,最多不超過三千鐵騎。

若是近萬敵兵,那就另當別論;三千敵兵嘛,寧都有堅固的城牆,加上軍民齊心,拖到後天卻也不難!

徹裏帖木兒麾下八千鐵騎,若是在二十年前,蒙古本部兵絕對是一人雙馬、三馬甚至多到五匹馬,但自打十三年前反了阿裏不哥,大草原上就再沒消停過,海都、阿魯忽、撒裏蠻,造反的宗王一個接一個,大元朝的馬匹來援就日漸萎縮,江南一帶的蒙古軍,也隻能保證一人一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