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風自封為琉球自治政府總督,下屬每科設正副科長和科員,由於人員不足,都是先搭個架子。法科長張廣甫,警科長王大海,副科長劉喜,兵科和漢軍是一套班子兩塊牌子,陸猛和侯德富為正副科長,財稅科還是張廣甫的科長,文教科長曲海鏡,工商科楚風自己兼任,侯德富文筆順溜,又兼了民政科的科長。
仍然是為了避免和宋、元的官製相混淆,所有的官職都隻規定了官俸標準、職權範圍、上下級從屬,卻沒有品級。
本來三千多人,後世一個行政村的級別,不需要這麼詳細的政府機構。但楚風特意設置的這個自治政府,麻雀雖小五髒俱全,以後如果有了需要,完全可以在目前的基礎上迅速擴充。
景炎元年八月八日,又是一個非常吉利的日子,琉球自治政府和它的各部成員們粉墨登場了。
楚風作為琉球唯一經全民授權的合法統治者,正站在臨時搭起的台子上,宣讀一份《琉球自治政府成立宣言》,他兩邊雁翅排開六把椅子,各位“政府大員”坐得整整齊齊。
張廣甫的一妻一妾也在台下的三千居民當中。
“哎呀,咱們老爺也當官了!”年輕的小妾眼睛尖,一下認出左邊第二個花白胡子的老頭,不就是家裏那花心的老東西嘛。
“哪兒哪兒?前麵的讓讓,我看看。哦也,真是的,老頭子嘴巴還緊,昨晚回家都不說一聲。”元配年紀大了點,眼睛不好使,踮著腳尖從別人頭頂上看去,也認出來了。
有認得字的人替她們念張廣甫麵前的官銜牌:“法科長、財稅科長。恭喜二位夫人,張師爺做官了!”
這夫人一叫,元配已是歡喜得頭重腳輕,到底小妾是風月場上曆練過的,有點見識,接著問道:“這法科長、財稅科長是個什麼官職?比餘杭縣裏的主簿大點小點?”
“要說按大宋的體製,這法科長就是大理寺丞,財稅科長則是早年的三司使,後來的戶部尚書。都是二品大員,餘杭主簿與他看門都不配的。”
妻妾二人喜上眉梢,沒注意那人又嘀咕了句:“不過我們這琉球的職官沒有品級,況且以統管七百多戶的一個村子而論,似乎又比不上朝廷除授的九品主簿了。”
此時台上的張廣甫麵色陰晴不定、又喜又憂,喜的是自己奔走半生,老來居然做得一個官;憂的是這個官是海外番邦的土官,而且還能隱隱聞到點“叛逆”的味道。新鮮出爐的“二品大員”還不知道,高興過頭的妻妾已經準備好了在晚上給他來個冰火兩重天。
“劈裏啪啦”,王虎子點燃了爆竹,宣告史上最小政府正式成立。
忽然上百號平壩蠻子從人群後麵湧出,楚風定睛一看,最前麵領頭的是阿泰酋長。
大群土著人亂紛紛的朝上磕頭,腦袋瓜子碰得乒乒乓乓,居然裝點出了幾分“四夷賓服、八方來朝”的場麵。
楚風哭笑不得:“皮猴子,我讓你通知他們來觀禮,你是怎麼和阿泰說的,搞這麼一出?”
侯德富咧嘴一笑:“大人威名遠播,自然蠻夷畏服、有番邦來朝。”
“狗屁,四五百人的部落也算番邦?”楚風笑著賞他一腿,“老實說,你怎麼弄的?”
侯德富扭扭捏捏的說:“大人明鑒,卑職許了阿泰一百斤海鹽……”
沒成想,阿泰跳出來胡搞一氣,居然極大地鞏固了琉球自治政府的威信。
本來眾人對突然冒出來的政府有點摸不著頭腦,畢竟鄉紳自建團練是常有的,不過自己開府建衙封起官來,這可就沒見過了。
誰知居然有阿泰等土人前來朝拜,頓時從法理上證明了楚風政權的合法性。儒家講的,明君在位有四夷來朝,換言之,四夷來朝也能反證政權的偉大、光榮、正確。
隻有楚風囧了:上次《與民約法》,簽字送鹽巴,就有點像曹錕的“賄選國會”了;這次阿泰來磕頭,豈不是袁大總統“**勸進團”的翻版?
――――――――――――――――――
二十章了,拜票拜票,推薦收藏都要,投票的兄弟每人送一竹筒海鹽Y(^_^)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