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章 教育(2 / 2)

民族競爭,主要是人口素質的競爭,歸根結底是教育的競爭。

“什麼?女孩兒也要讀書?”聽說楚大人辦的什麼小學,要求每家每戶的女孩都要去讀書,人們紛紛表示驚訝。

反應最激烈的是快嘴二嬸,她那一張嘴就像機關槍似的劈劈啪啪隻管翻:“女孩子養大就是別人家的了,讀書有什麼用?再說女人家會做針線活,會煮飯洗衣服就行了嘛。反正我家小紅還得幫我喂雞,說什麼我也不會讓她去上學的!”

有人支持她:“是呀是呀,女子無才便是德嘛。”

“二嬸說得對,女孩子讀書沒用。男子讀書為了考功名,這女子讀書湊什麼熱鬧?難道將來還興女人應考、做官?”

“回答正確,加十分!耶!”楚風大笑著出現在眾人身後,把他們嚇了一跳。“將來不僅女子要上學、要讀書、要考試,還要像男人一樣做官,甚至還能上戰場打仗!”

這、這、這太過匪夷所思了吧?人們被驚得連連後退,女子做官,從開天辟地以來就沒聽說過呀!

“古時候,女人不但當官,還能帶兵打仗。曲先生,你來說說商朝的婦好是怎麼回事。”

曲海鏡隻得上前說道:“這婦好又叫做母辛,乃是商王武丁的王後,多次帶兵征伐四方,每戰必勝。卜辭雲‘登婦好三千,登旅萬乎伐羌’,就是講的她。”

還有人不服氣:“那商朝也隔得太久了吧?”

“商朝久,可隋朝花木蘭、唐朝武則天、本朝梁紅玉,這些隔得不久啊!”楚風指指快嘴二嬸,“譬如說我現在必須在二嬸和他老公之間選一個人做官,是選二嬸好呢,還是選她男人?”

眾人一陣哄笑,還有人吹起了口哨,“當然是二嬸好,她刀子嘴豆腐心,一雙手又巧,比洪家二叔能幹多了!”

二嬸漲紅了臉說:“瞧楚大人說的,也就是我們匠戶家裏女人撐門麵。以前在臨安,總是書生做官嘛!”

楚風雙手一攤:“可現在沒有讀書人,隻有七百多匠戶。我隻能把女人當男人用,男人當牲口用。”

楚風規定所有7-16歲的男女少年,必須進入小學接受基礎教育。

根據學生年齡,學製也有所不同。十三歲以上才入學的,隻要求兩年在校教育,學習數學、語文兩門課程,畢業時,語文要求識寫一千個常用漢字、能寫一段流暢的短文,數學要學會加減乘除。

十歲到十三歲的學製四年,語文要學二千個常用漢字、能寫五六百字作文,數學要會四則運算和應用題,另加自然科學課,學習淺顯的科學知識。

七歲到九歲的孩子,學習時間最充裕,他們要學習六年,學會三千個漢字、寫千字文和幾種應用文,數學除了計算,還要學習簡單的幾何知識,自然科學增加了野外找礦、力學啟蒙和化學啟蒙,另外還開了一門國史,講我中華從炎黃二帝綿延到宋的四千年文明。

學生不必負擔任何費用,紙張筆墨都是免費發放,另外中午還提供一頓營養豐富的午餐。

除了必須入學的少年,楚風還鼓勵工人和士兵參與旁聽,一體考試,對成績優良的給予提升工資的獎勵。

楚風顯然低估了漢民族對於學習的熱情,“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作為底層人士的唯一上升途徑,誰不看重讀書啊?

而且讀書,以前是要花大錢請老師的,有幾個人能進書院讀書?現在免費了,還供應午餐,不來真是有毛病。

很快正式生和旁聽生的總人數很快突破了八百,不過楚風早有偷懶的準備,他前一段時間把基本的知識體係傳授給了張廣甫和曲海鏡,現在又在匠戶中搜求讀書人,居然找到兩個落第秀才、三個進過私塾的學生,於是晚上楚風教這些人,第二天這些人又去教學生,反正現在的課程淺顯,這樣做還沒什麼大問題。

招生入學工作結束之後的第一節課,不是語文,不是數學,而是野營。全校師生先參觀村外的京觀,然後在漢軍保護下跋涉五十裏,來到那個白骨累累的漢人村莊。

在這裏,他們學會背誦一首詩:

假如我們不反抗

那麼敵人殺死了我們

還要用屠刀指著我們的骨頭說

看哪,這是奴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