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第一桶金(1 / 2)

“什麼?韃子細作?”楚風指著自己鼻子問道:“我臉上寫字了,寫著韃子細作?”

王虎子被他爸媽寵慣了,一向不怕人,又和楚風相處得好,也在後麵幫腔:“對,刁老鼠你怎麼知道楚大哥是韃子細作?莫非伯顏丞相告訴你的?”

刁老鼠是蒲老爺派到這裏,負責監視匠戶們,他發現王大海威望太高,就想借著抓細作的名義,打下王大海的威望,方便以後控製這些難民。

楚風等人一反問,他也沒什麼證據,就瞎嚷嚷煽動村民:“各位父老鄉親,你們看看這人,頭發隻有寸把長,聖人都說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得毀傷,我們大宋人有這個模樣嗎?大夥兒不能被他騙了,到時候韃子來了,就是雞犬不留啊!”

聽這麼一說,對韃子兵的恐懼占據了眾人的心靈,好幾個後生拿著扁擔就往上衝,瞧那神色,恨不得一扁擔把楚風砸成肉泥。

“且慢!”王大海笑道,“這位楚兄弟是從西洋回國的華商,自然是西洋打扮,把頭發剪短有什麼稀奇?且問問諸位,當初在臨安,咱們見過那天下萬國的商人,頭發顏色是不是分黑、黃、金、紅、褐各種顏色,發式是不是有短有長,有直有卷?”

眾人都默默點頭,的確,天下萬國的發式各不相同,單憑短發不能說就是細作,何況韃子都是在腦後結數條小辮,並未把頭發剪短嘛。

更有個促狹的小夥子叫道:“若短發便是細作,靈隱寺中的和尚,頭發一根不剩,豈不全是北虜?”引得大家笑作一團,紛紛把舉起的兵器放下了。

刁老鼠怒道:“刁大爺沒發話,哪個渾球敢搶先?你說他不是細作,有什麼證據?若沒有證據,那就是細作,就得捆了押到泉州去,交蒲老爺發落!”

一揮手,幾個狗腿子逼了上來。

楚風暈倒,他雖然不怎麼了解曆史,也知道這時候還沒有無罪推定一說,嫌疑人都得自證清白,否則上公堂就要挨板子。

手機、證件、錢包裝在衣服兜裏,落水之後早被衝走了,看看全身上下,除了衣服褲子就剩手腕上的一塊防水石英表。

趕緊把石英表拿在手上:“各位,請看看這計時儀,上麵指針兩根,能指示全天時刻。此物產自西域,決不是韃子能有的!這足以說明我是西洋華商,不是韃子細作。”

眾人一看,當即信了七八分。那計時儀製作華麗精巧,精鋼為底、琉璃作麵,內有兩根小針;元韃子器物粗陋,本族甚至連鐵鍋都不能鑄造,絕對做不出這種東西。

一位年過半百的老人仔細看了看手表,說:“此物上刻著大秦文字,確實是西洋出產。這位楚哥兒當是海外遊子無疑了。”他口中的大秦,實際上指的東羅馬帝國、也即是拜占庭,大秦文字就是表盤上的羅馬數字。

敏兒悄悄告訴楚風,這個老人是船場的帳房師爺,名叫張廣甫,早年走南闖北還隨船去過天竺,他的說法一錘定音,大家再沒什麼懷疑了。

“不行,你說是大秦就是大秦?得讓蒲老爺看看,他說了才能算!”刁老鼠貪婪的看著楚風手中亮晶晶的“計時儀”,心中盤算著把這東西獻給蒲老爺,說不定他老人家一高興,賞我個風騷的胡姬,那就太美了!

“拿去!”楚風滿不在乎的把手表扔給他,一塊百多大元買的防水石英表,在古代沒有電池更換,最多兩三年就成廢物了,誰要誰拿去,楚大爺不心疼。

王大海攔住了刁老鼠:“此物價值不菲,沒憑沒據的,你就這麼拿走了?”

楚風剛想開口,王大海給他使個眼色,轉過來對刁老鼠說:“要不你就帶楚兄弟一塊兒去。”

楚風一聽連忙搖頭,他都在海上漂了兩天,好不容易被救起來,現在還有點頭暈腦漲呢,當然不願意為了塊隻值百多元的手表,還要坐條木船一路顛簸去泉州。

無奈大家都勸他,商量了一會兒,最後決定王大海代表他去一趟泉州,若是那蒲老爺看得上,就把手表賣給他。

王大海走後,楚風就在這片匠戶聚居的村落裏,東逛逛西看看,對古人的生活每一樣都好奇,幾天下來,大家都喜歡這個見多識廣還說話和氣的年輕人,楚風也結識了好幾個和自己年紀差不多的青年。

通過和匠戶們的接觸,他發現宋代造船技術發達,果然是有原因的,這些工匠普遍能計算簡單的加減乘除,粗通文墨的也很有幾個,知識水平在古代絕對不算低;專業分工很細,有做船身和龍骨的木匠,有做船帆的紡機、縫工,有做索具的繩匠,有做鐵釘鐵錨的鐵匠,還有做船篷的篾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