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明軍士兵來說,駐紮邊境是個肥差,不僅能安心享受國境商人的賄賂,也能經常“出國”撈點外快。有分寸的駐地長官會控製越境劫掠的規模,既不至於激起莫臥爾人的緊張,也不至於被反抗的土著倒打一耙。
“最多不能超過兩個小隊。”錢重鄭重提醒新來的營官,“否則驚動莫臥爾駐軍,兩家對峙就會破壞彼此間的默契。”
敬若盤聽了部下的老成之言,不屑地撇撇嘴,他才不會把莫臥爾軍隊放在眼裏。
阿米裏作為阿甘太家族的世襲領地(土邦)已經有三百年,阿格拉條約將這個麵積不大的領地強行劃分為兩部分,東部歸明軍所有。根據條約,阿米裏作為邊境緩衝區,雙方不得駐紮軍隊,實際統治權仍然歸阿甘太家族。不過,弱勢的莫臥爾在保護緩衝區的問題上軟弱無力,阿米裏的實際控製權已經淪入明軍之手。不時,明軍小隊會進入阿米裏,向領地富戶征收軍稅,有時候,同情心泛濫的明軍士兵也會槍斃橫征暴斂的阿米裏稅官,“還阿米裏人民朗朗乾坤”。
1653年三月,明軍兩個邊防營進入阿米裏,宣布暫時接管整個領地,抓捕在明軍控製區行竊的小偷。明軍荒唐的理由,肆無忌憚的搜索,激怒了換防不久的莫臥爾將領,隨即率軍進入阿米裏,監視明軍。
敬若盤對莫臥爾駐軍的到來欣喜不已,一麵命令軍隊加強警戒,一麵命令狙擊手狙擊落單的莫臥爾士兵。換防的莫臥爾將領很衝動,消極的莫臥爾士兵卻對他的命令陽奉陰違,幾次小規模的衝突以莫臥爾的潰敗告終。很有分寸的明軍小隊在擊潰進犯的莫臥爾小部隊後,也不趁勝追擊。
雖然明國官員願意犧牲一個營的士兵,帕勞斯帕卻不願意承擔這樣的後果——喜怒無常的奧朗則布說不定一方麵積極迎戰明軍,另一方麵將挑起戰爭的人全部處決;明國官員肯定不會承認這個計劃,卻會縱容明軍為被殘殺的戰友報仇。所以,帕勞斯帕隻是通過小量運作,將一個衝動,仇恨明軍的莫臥爾將領調往前線。
張鼎新也有顧慮,損失一個營的兵力不是少數,他必須盡可能消除人工操作的痕跡,以免惹禍上身。犧牲品的選擇更是慎之又慎。敬若盤是依附於許家七宗的石珠小混混,不受敬家待見,許家發跡後,為了樹立榜樣,將敬若盤扶持為軍鎮護衛隊長(注),作為敬家投靠許家的一麵旗幟。這樣一個人物戰死在緩衝區,既能引起足夠重視,又不足以讓軍事法庭窮追不舍——不論許家還是敬家,都不會真正在乎這個小人物的性命。
雙方幕後的謹慎,時間的倉促,雖然計劃無懈可擊,具體操作人員的才能卻有些顧慮不上了。不論莫臥爾將領還是敬若盤,他們都沒有足夠威望挑起邊防將士的戰爭熱情,局麵仍然處於僵持中。
不論敬若盤和莫臥爾的勃文千夫長怎樣積極挑撥事端,雙方士兵仍然保持著各自的理智,士兵們不在乎上官的命令,也不擔心上層的政策問題,他們在乎自己的財富和生命。明國士兵危險的戰鬥就能得到想要的戰利品,他們沒有必要過分激怒莫臥爾軍,莫臥爾士兵從不認為自己有保護邊境土邦財產的義務,除非明軍兵臨城下,他們沒有戰鬥的熱情。
帕勞斯帕和張鼎新都不能等下去,奧朗則布籌備的馬拉特戰爭即將完成,到時候,奧朗則布將集合大軍,將全國兵力置於一人掌控之下;許進臣開始整合大軍南下,一旦邁索爾征服開始,明軍的莫臥爾防線勢必采取守勢,張鼎新渴望的全麵戰爭就不可能爆發。
“諸位,隻有莫臥爾戰爭才能促成南亞總動員,如果不能在大軍南下前挑起西線(莫臥爾)戰爭,我們就不能促使許將軍整合南亞軍,不能將南亞軍整合在一起,我們就不能應對未來的本土壓力。本土的紛爭是我們的機會,短期內,本土無力幹涉南亞軍政。為了南亞移民的自由財產不受帝國本土的操控,我們必須讓本土明白,南亞,有一個統一的力量!”
“我們需要一個更強勢的犧牲者,阿米裏的僵持局麵不能再持續下去,我們需要在理性的冰冷湖水中加入一塊火炭,我們必須挑動士兵的戰爭熱情!我們必須讓南亞移民,所有的南亞軍官兵意識到,隻有徹底打垮莫臥爾,才能有他們的和平安寧!”
“我們必須讓我們的統帥將戰爭的重心轉移到西線,讓荒涼貧窮的邁索爾見鬼去吧,那裏不值得明軍士兵流下一滴血!”
“正當時候!我們有足夠的實力取代莫臥爾王朝,我們有能力征服和本土一樣大的領土!當本土詩人還在歌頌勒石燕然的漢唐豪傑,我們在萬裏之外,取得了衛青霍去病也不曾有過的功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