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末年,清軍入關,明福王朱由崧即位於南京,旋被清豫親王多鐸攻滅,隨即,明永明王朱由榔即位於肇慶,是為永曆帝,當是時,清軍控製北方及長江下遊大部地區,明總兵鄭芝龍割據閩浙,大順軍李自成餘部活動於川陝鄂邊境,大西軍張獻忠餘部由四川進入雲貴。本已充滿變數的大西南,更是隨著清英親王阿濟格的八旗軍進入湖南而陷入一片前途未卜的風雨飄搖之中……
清順治四年,南明永曆元年,公元1647年,秋,十月初三,湘貴交界,黃昏。
一支萬餘人的軍隊寂靜無聲的行進在山穀中的大路上,偶爾可以聽到戰馬的嘶鳴,士兵的臉上,滿是長途行軍後的疲倦與困乏。路過山穀出口的一個小山丘時,士兵們紛紛抬起頭,向山頂上張望,但是在黃昏的時候,除了山頂的一麵大旗,他們什麼也看不到。
山頂大旗的下麵,一位年輕的將軍,端坐在馬上,靜靜的注視著山穀中行進的士兵,腦中浮現的,卻是從成都出發時,這支原本有著十萬精兵的大軍中每位士兵的麵容。從他眼中掠過的滿是痛惜和無奈。在他身後的大旗上,一個鬥大的“李”字也在黃昏的冷風中靜靜的看著這支身經百戰卻又多苦多難的軍隊……
在最後一線陽光消失在巨大的山麓背後的時候,將軍緩緩的轉過頭,向著已經看不清楚的來路靜靜看了好久,然後,他猛的一揮鞭,向著隊伍前進的方向策馬急弛而去,急促的馬蹄聲讓行進中的士兵又一次抬起頭來,看著漸漸向前移動的大旗,越來越遠,越來越遠,然後掩沒在漆黑的夜色中。整支隊伍就朝著大旗的方向,在黑暗中繼續緩緩的前進……
夜越來越濃了…….
(二)
湖南,嶽陽,清靖遠大將軍府,入夜
清靖遠大將軍英親王阿濟格手中把玩著一個這座將軍府原來主人—明嶽陽總兵—留下的一個玉獅子,笑眯眯的看著廳內跪著的一地大小官員。
“諸位大人,本王今天請各位過府,隻是想認識認識各位大人,本王初到此地,此地軍情自然是各位大人更加熟悉,本王以後還要仰仗各位大人多多扶持,共同為當今聖上出力。”說到這裏,阿濟格頓了一頓,語氣突然一轉:“不過,在本王趕赴嶽陽途中,卻聽聞了一件天大的奇聞,一位身經百戰的將軍,親率五萬鐵騎,追擊張獻忠餘孽兩萬餘人,追擊三天之後,隻殲滅殘敵兩千餘人,且都是老弱病殘之輩,敵軍大部竟然不知所蹤,諸位說這奇不奇怪?”阿濟格抬步走到眾官麵前,突然彎下腰,笑咪咪的看著跪在最前麵的一個將官,開口說道:“遏必泰,你說說這奇不奇怪?”遏必泰全身抖如篩糠,俯身頓首道:“王爺,末將糊塗,末將上了匪軍的當了,王爺饒命,王爺恕罪,請王爺恕罪”
阿濟格直起腰,笑著對遏必泰說道:“遏必泰,你兒子多大了?”遏必泰渾身一震,答道:“大兒子十四,小兒子六歲。”阿濟格點點頭說道;“我封你大兒子世襲三等總兵官,小兒子我會接到我府上撫養,你的家眷我都會替你照顧好的,還有什麼要求盡管跟我說。”遏必泰麵如死灰,低聲道了句:“沒有了,謝王爺恩典”。俯身磕了三個頭,起身大踏步的走出了議事廳。
阿濟格看著遏必泰走出大門,臉色猛的一沉,厲聲說道:“從今以後,再有剿賊不力者,與遏必泰同”。說完,拂袖走進了內書房,留下一地汗流浹背的官員。
(三)
深夜,湘貴交界,大西軍營地
黃昏時大旗下的年輕將軍正站在中軍帳中,麵對著桌上攤開的一張巨大的行軍圖,陷入了沉思。他的目光,久久的停留在湘西,那個叫做靖州的地方。
猛然間,門簾被猛的撩開,幾個身著將服的人大踏步的走了進來,齊齊向年輕將軍一躬身,齊聲道:“拜見二王爺”。被稱作王爺的年輕將軍一點頭,笑著示意大家坐下。然後郎聲道:“諸位將軍,弟兄們,我李定國對不住大家,十萬弟兄,如今就隻剩下一萬六千四百一十三人了,三萬騎兵,現在還有四千六百三十二人,剛才探馬回報,為我軍殿後的秦字營兩千五百弟兄,已陷入清軍重圍,絕無生還可能,”說著,他輕歎了口氣,低聲的說道:“他們拚死拖住了遏必泰的五萬鐵騎,”頓了頓,又自言自語般重複了一遍:“五萬鐵騎”。隨即他仿佛又陷入了一種深深的思緒。帳中的所有將領都默然無語,隻聽見帳外的山風呼嘯而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