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4章 金鑾殿太傅窘態 還道岩木蘭歸天(1)(2 / 3)

武帝見董仲舒被抬了下去,便率百官直奔承華殿。進得殿來,隻見承華殿上裝飾得金碧輝煌,數十樂工各顯其能,高奏《陽春》、《白雪》,翩纖玉女,紛呈獻技,盡展風流。花木蘭陡聞鄉音,目觀楚舞,心潮澎湃,熱淚盈眶,那金鑾殿上的一腔怒氣不覺便化為烏有。百官見武帝慎重其事,哪敢怠慢,各傾風騷,吟詩作賦,輪番稱頌。正自高潮之際,忽報平安公主前來致賀。花木蘭聽了,甚為欣慰,趕來迎駕,與平安公主攜手同入大殿。入得殿來,劉瑛也賀了一回,見殿上眾人一個個搖頭晃腦,哪裏呆得下去,拉了花木蘭,徑奔自己芳閣,入得房來,二人相對而坐,提起玉門、鄯善舊話,說一回,笑一回,兩人談得高興,飲了兩杯清茶,吃過數道點心,忽見劉瑛扒在桌上沉沉睡去。花木蘭見了,吃了一驚,欲來看時,隻覺得頭暈目旋,站立不住,昏了過去。

原來這慶賀會乃是武帝精心編製的一個陷阱,隻因當日在金鑾殿上見花木蘭天生麗質,難以自持,正自念念不忘之際,又聞上穀大捷,花木蘭、霍去病勢如破竹,長驅猛進,大破匈奴左賢王兵馬。武帝聽得這個消息,欣慰不己,率著三宮六院、一班嬪妃來遊禦花園,耍得興起,隻覺得雅興大發,便要開懷作賦,哪知一抬頭,賦未作上,卻發現紫微星南移,當下大吃一驚,欲招司天、司空連夜進宮,詳問征兆。卻好司天監上官明智與司空監公孫玄連袂入宮謁見。武帝聽了,吩咐養心殿召見二人。武帝心中有事,當即丟了眾嬪妃,直奔養心殿。入得殿來,見二人已在等候。武帝見了,吩咐二人落坐,道:“二位卿家連袂進宮,所為何事?”上官明智道:“微臣夜觀天象,發現紫微星南移荊楚,特來啟奏聖上,早作決斷。”武帝道:“紫微星南移,應何征兆?如何決斷?”上官明智道:“紫微星南移荊楚,此乃上蒼暗示荊楚之地將有青龍上天,陛下可趁其隱伏這際,將之滅於無形這中,紫微星必定回歸原位,天下遂安。”武帝聽了,又問司空。公孫玄道:“微臣觀了天象,卜了一卦,此卦應著一人,請聖上恕臣妄語,臣方敢言。”武帝道:“卿家隻要如實講來,無論是誰,都不關你事。”公孫玄道:“從卦麵看來,這青龍上天,當應在靖安君身上,必是靖安君花木蘭無疑。”上官明智道:“怪不得此女智勇如斯,又光彩明豔,原來卻是青龍出世。請陛下速作決斷,免得後患無窮。”武帝聽了,沉吟未決。其時武帝身邊立著一個舍人,名叫郭庸,當下見了,深知武帝心意,自與武帝道:“臣有一計,不用一兵一卒,可使紫微星回歸原位,靖安君甘臥龍床,冠軍侯忠心效命。”武帝聽了,急令道其詳。郭庸道:“臣聞平安公主與靖安君交情甚密,可稍加利用,如此這般,任她靖安君智勇過人,也不勝防範。隻要她一著道,便將她送上龍床,那時生米做成熟飯,靖安君即便不願,也隻得依了,隻要靖安君依了皇上,憑皇上真龍天子,必能駕馭得靖安君雌龍出世,隻要駕馭得靖安君,紫微星必歸原位。冠軍侯若失了靖安君,必定心灰意冷,皇上可趁其消沉之際,再將平安公主下嫁冠軍侯,冠軍侯必定感恩戴德,勢必忠心效命。”武帝聽完,龍顏大悅,厚賞郭庸。公孫玄又道:“為防萬一,聖上還宜遣人掘斷靖安君家鄉龍脈,並在其青龍地脈上修建一座觀音寺廟,方能鎮得住靖安君青龍上天。”武帝道:“寡人隻聞有道觀,不曾聽說什麼寺廟,那觀音卻又是誰?”公孫玄道:“道家修為之地稱道觀,佛家修為之地稱寺廟。臣聞西天諸佛菩薩中,有一個大慈大悲的女菩薩,喚作觀世音,也就是觀音菩薩,那觀音菩薩法力高深,隻有借她之力,以柔克陰,方能鎮得住靖安君青龍上天。”武帝聽了,點頭稱是,再賞公孫玄。次日朝上,便下了一道聖旨,隻說花木蘭征戰有功,為防上元慘案再現,特為朱府修建一道護府河,旨令宇文博督行其事。宇文博領了聖旨,便繞著朱府挖了一條深溝,直通鎮北河中。今日,雙龍鎮地脈的山脈上那條深溝,痕跡猶在,雙龍鎮青龍地脈上觀音寺古跡尚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