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殿驗屍前,在薛致宗的眼裏,與其他幾位皇子相比,五皇子寧王母妃淑妃娘娘不但出身高貴,外家也十分顯赫,即便在家族鼎盛之時,也且沒有太子外家那樣的強勢和野心。
並且五皇子自己身體也倍棒,吃嘛嘛嘛香,原本該是個好人選。
隻可惜當年一場天大的陰謀,寧王生母淑妃娘娘早逝,缺乏母親教導的寧王長成了一匹脫韁的野馬,養成一身的紈絝毛病。
他整日縱情聲色,貪圖享樂,爛泥巴扶不上牆。讓一心為國,為了大梁國祚延綿操碎了心的薛致宗日夜哀歎。
想當初,當今聖上扶大廈於將傾、挽狂瀾於未倒,也是個有為之君;淑妃娘娘更是知書達理、溫柔賢惠,本可母儀天下,怎麽就生出這樣一個阿鬥出來呢!
薛致宗自是哀其不幸怒其不爭,但內心的深處,他還是期盼著寧王經歷歲月的磨礪,能夠成長,有所擔當,所以才遲遲沒向瑞王表忠。
寧王道:“薛大人莫要失言,什麽天命之君。父皇春秋鼎盛,這話切不可亂說。”
薛致宗急道:“殿下,另兩人既然是您的心腹,這裏可謂就你我君臣二人,有的話老臣也不妨直言。”
“你看那張氏一族為何如今頻頻動作?如今竟直接對你與瑞王殿下下手?隻因如今陛下如今身體每況越下,太醫對此束手無策,皇上也自知時日無多。唯一擔憂的,便是他大行之後,大梁的國祚。”
“我大梁朝百年的基業,不能毀於張氏之手。如此關鍵時刻,殿下,你切不可猶豫推脫啊。”
當年他長子身染惡疾,恰逢淑妃生病也宣了太醫。那個太醫是宮中醫術最高明的太醫,淑妃聽說他長子病來急促,便把太醫讓給了薛府。
他薛致宗,欠著淑妃娘娘一條命。從那時起,薛致宗都想著,以後一定要輔衛這個恩人的兒子榮登九五之尊。
有這樣心善的母親,孩子自然不會差。
聽了薛致宗的話,寧王沉默了。許小圓不解地看了看寧王,又看了看薛致宗。大殿驗屍之日,他覺得皇帝精神尚好啊。
不過當時因為害怕,他也沒怎麽敢直視天威就是了。
許小圓不懂,寧王卻是清楚的。父皇年歲不高,但常年操勞國事,即位時扶大廈於將傾、挽狂瀾於未倒;後來為了大梁,又忍辱負重,與張氏周旋。那身子,早就虧空了。他此番借口出京,原因也正在於此。
對於薛致宗,寧王一直覺得他是個忠君愛國之人,這樣一個人突然倒向自己,還是牽涉國之大計,他不得不慎重。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