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墓室是死的,人卻是活的。二十五年前是我親手將她送到另一個世界,如今我也能親手將我的女兒從墓室裏拉回來。”莫向容突然堅定道。

僧人們頓時疑惑起來。

最後莫向容道:“慕容錚所去的時代,與我們不是同屬一個世界,我相信以她作為特殊的祭品,騙取墓室啟動自動淘汰機製,也許能將她們給帶出來。”

如果慕容箏能出來,她就一定能帶燕兒回來。這也是她為何獻祭慕容錚的原因,因為她是個特殊的祭品可以增加扭轉結局的幾率。哪怕隻有百分之一,她也會毫不猶豫如此做。

她一定能夠改變兩人被獻祭的命運。

她也一定能從一個觀察者,變成這個時空管理者,所以她必須挑戰這個時空的法則。並且在前人獻祭的命運下所帶回的時間流逝,來扭轉她女兒的悲劇。

僧人們聽罷,他們紛紛閉上眼睛然後附近的蠟燭熄滅後,等蠟燭再點燃,其他的僧人明顯就不見了。

倒是他們坐的地方都有一些散落的紙頁,這些紙頁被莫向容撿起時,恰好可以湊成一本屬於替身書的結局,隻不過這一本的結局...。

莫向容看著裏麵的結局,她的女兒因為慕容箏的背叛而死,然後代替了華貴妃成為被獻祭的亡魂,她就恨不得直接殺了慕容箏。

至於慕容箏她也好不到哪裏去,她在誕下子嗣後,難產而死,並且女兒也成為了一個笑柄,被質疑性別被質疑血脈的一個後世最慘的女帝。

慕容箏的女兒走上了極權極端,她既不調用女子更不調用男子,更厭惡男女,她獨寵閹黨,搞得朝政烏煙瘴氣,以去勢為流行審美。

雖說她的女兒最後靠著慕容箏的遺產渡過了二十年,但二十年後盛燕盛世衰落,慕容甫的子嗣上位還算是緩解了王朝的安穩。

但慕容甫子嗣在位十年就英年早逝了,最後就變成其他皇室子嗣上位,恰好那位皇室子嗣因為前任女帝十分厭惡女子,他又十分想獲得百官的支持,所以就利用所有人對前任女帝的厭惡團結了他們,其中就有最臭名昭著的滅女嬰暗規。

最後這位女帝死的時候,她既沒有體麵皇陵更無後人拜祭,她也是史上第一個被火化的皇帝,同時她生前的行為極大令官僚們厭惡,甚至有人推崇理學曲解慕容箏的科部和工藝,讓官僚們製定了一套限製女人的規矩。

這套規矩在後世實施了五百年,並且官僚影響下的民間幾乎對女嬰達到一個畸形虐待的新高,所以以至於盛燕延續二百年後滅亡時,外國洋兵進燕地幾乎沒見到過多少女人,根據後世統計盛燕後來得了一種女子恐懼症,使得人體也分泌出一種排斥女性基因誕生,所以女性出生的也越來越少。

一度讓盛燕的男女比例拉開到十比一的狀態,也就是說十個男人才有一個女人,盛燕人口也在大降,最後竟然從凰皋女帝時期的一億五千萬變成八千萬人,足足少了一半的人口。所以曆史上的文人們對容箏子嗣的抹黑一直是增高不下的。

就連在盛燕時期當個節度使的外洋官,他回到自己的國內講述了自己對盛燕後期畸形報複式發展的故事,最後他還遺憾說:“盛世遺風怒不襲,陰噬陽反遂畸形。聖人以至羞下凡,燕原有主勝無主。”

沒有繼續沿襲盛世王朝,相反還反噬了人口,以至於發展了一個畸形的社會。這個世道聖人都羞與下凡拯救盛燕世道,使得原本該是中原無主聖明之地蠻夷成有人管理卻不如沒有人管理的地步。

而盛燕的發展直接導致了後世五百年的社會人倫關係的淩亂,再加上染色體x缺少的基因病,以至於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