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 前例(2 / 2)

待李輔國被拉下去後,周士相又命人帶來幾個綠營兵,內中有李輔國的親兵和一個把總,幾人所交待的情況和李輔國所說並無誤差,都說不知漢軍旗為何而來。

綠營這邊問不出情況,周士相隻能去提漢軍旗的降兵來問了,畢竟這支漢軍旗的突然出現讓他的神經一直緊繃著,若不能弄清這支漢軍旗為何而來,這高要城便不是安全之地。兵者,凶事,一個不慎可就是萬劫不複了。

投降的旗兵裏沒有軍官,不過在提審了幾個旗兵後,周士相還是弄清了這支鑲藍旗漢軍為何出現在高要城。與他事先擔心的不同,向國慶這支漢軍旗並不是廣州派到肇慶用來圍剿太平營的,甚至這支漢軍旗連太平營三字都沒聽過,他們之所以從省城跑到高要城了,完全是因為最近在雷州發生的事情。

半月前,也就是太平營剛從雲霧山鑽出殺到新興鎮時,雷州府出了件大事。雖然名義上南明朝廷設置了高、廉、雷、瓊四府巡撫,但除了高州和瓊州是全境在明軍控製中外,雷州和廉州的大半並不為明軍所有,而是被清軍占領。

因雷州府轄各縣多近海,而清軍在廣東並沒有水師,所以沿海明軍可以借助水師對清軍發起進攻。南明委任的淩海將軍陳奇策自去年率部呼應李定國大軍東進後,兩月前又率部轉戰雷州半島,半月前更是一舉攻占有綠營重兵把守的徐聞縣,俘虜清廷委任的雷州總兵高有義。

消息傳到廣州,剛剛平定了香山、東莞、順德等縣明軍的兩廣總督李率泰立即請求平南、靖南二藩麾下的漢軍調撥一部至雷州,以確保雷州府城海康縣的安全,並伺機剿滅陳奇策部。

平南尚可喜和靖南耿繼茂對雷州事務並不上心,二王一心隻想確保富有的廣州和潮汕地區,因此根本不想派兵到雷州去。可李率泰一而再,再而三的要二王派漢軍往調雷州,還要求二王麾下各出一部,“能有上千戰兵最好”,架不過李率泰的要求和後台,尚可喜和耿繼茂商量了後,以潮汕剛剛平定局麵還不穩,且李定國大軍剛退出廣東不過數月,焉知其會不會再次揮兵東進,因此廣州漢軍大部不能輕調他方的名義,勉強由耿繼茂派了300多旗兵調撥雷州協助當地綠營作戰。

等到向國慶帶著手下這三百多旗兵大搖大擺走到高要城,並準備洗劫城中百姓時,正好遇上了一路狂奔而來的太平營,結果就成了現在這般局麵。

隻要不是衝著太平營來得就好,弄明白情況的周士相放下了心,眼下他雖然率領前營竭力在肇慶府內大張聲勢,但真正的目的是為了確保後營能安全向香山進發,而不是真的要吸引清軍主力前來和太平營一較高下,真那樣的話,那可就是假戲變成真了。

雷州淩海將軍陳奇策的水師也首次進入周士相的視線,不過對方是南明朝廷委任的將軍,且水師擁兵甚眾,可不是自己這個假千戶能夠招攬的,自己能夠替他解決向國慶這支漢軍旗,也算是結了一份情,日後有機會當能用得上。

秦智生過來請示:“千戶,還是依前例處置這幫俘虜嗎?”

所謂前例,指得是新興舊事。太平營處置新興投降的綠營采取的做法是留兵不留官,以兵殺官而納降之。

周士相想了想後,卻吩咐他道:“不依前例,你帶人將旗兵和綠營全部押到東城。”

............

希望這次作者號被盜是偶然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