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二笑臉相迎。
君麒玉問:“剛剛進來那二位坐哪兒?”
“天字一號雅間品陶居。”
“就他們旁邊一間。”
君麒玉拋出一錠金子,店小二笑容更盛。
“好咧!”
醉仙樓號稱二絕,景絕酒絕,布置得是三步一景,雅致斐然,君麒玉可沒閑工夫欣賞,甚至有點嫌這雅間隔音太好。
以他的耳力,隔間宋禮卿和何舟的聲音竟都聽不真切,如同竊竊私語,君麒玉移開屏風,耳朵貼在牆上聽。
宋官生湊過去扒他肩膀:“君老魔,我想吃鬆籽蝦仁。”
“你怎麼這麼饞呢?”
君麒玉隻好先讓店小二把醉仙樓的招牌菜全上一個遍,讓他安分一點。
隔壁雅間裏,宋禮卿和戶部侍郎何舟對坐,兩人麵前是精致的菜肴美酒。
“宋大人,不知道你偏好什麼口味,有什麼忌口,醉仙樓的師傅是江南的名廚,你吃得慣嗎?”何舟笑嗬嗬說。
宋禮卿頷首道:“江南菜精細可口,可以一試。”
“那就好,這道鬆鼠鱖魚是醉仙樓的拿手菜,您嚐嚐。”何舟替他布菜道,“可喜歡嗎?”
鱖魚肉質鮮嫩,再以江南手法烹飪,宋禮卿讚不絕口。
“很好,肉美汁鮮,鱖魚不柴不老,十分適口。”
君麒玉斂氣屏聲也沒聽清幾個字,急得直皺眉。
“他們聊什麼呢?”
宋官生也把耳朵貼著牆說:“你聾了嗎?那人問我爹爹喜不喜歡他。”
君麒玉眼睛一瞪。
“那你爹怎麼回?”
“說那人有才華還不老,十分適合。”
“我也不老啊!”
君麒玉一時間抓耳撓腮的,把宋官生手裏那盤鬆籽蝦仁搶過來。
“你耳朵好,先幫我仔細聽,等會兒再吃。”
何舟放下筷子,拿出一本折子來。
“這是下官準備呈給皇上的奏折,下官第一回 寫奏折,我怕出錯惹皇上不悅,請宋大人過目,勞您多多指教。”
“何大人的字跡娟秀格式工整,皇上他批閱奏折隨意潦草,並不曾苛責誰,你不必太過緊張。”宋禮卿笑著說。
何舟稍鬆懈道:“那便好,下官經驗不足,真是誠惶誠恐。”
君麒玉迫不及待又問:“然後呢?說什麼了?”
“說你的字潦草難看,人家的字寫得好。”宋官生脫口而出。
君麒玉劍眉一挑,他字是隨性一點……好吧馬馬虎虎,但是這重要嗎?
這邊宋禮卿讀完折子,皺起了眉頭。
他問道:“淮河決堤……今年江南又受洪澇之害嗎?”
何舟歎息道:“是啊,下官是蘇州人,自小便深受洪澇之苦,今年許多百姓流離失所,如今在下有幸在朝為官,其實心係家鄉,所以第一個折子便是為我的家鄉父老請命,卻不知道申請撥款五萬兩會不會太多?”
宋禮卿動了惻隱之心,說道:“以今年洪澇的規模,五萬兩也不多,畢竟這是惠民賑災的大事……此次最好再激勵百官和民間富商募集善款,我積蓄不多,願意出五千兩用於賑災,算是對江南百姓的一點心意。”
何舟熱淚盈眶,站起來就給宋禮卿行大禮。
“宋大人高義!下官代表江南百姓衷心感謝!”
“切勿多禮,朝廷每年用於賑災的款項繁多,幸虧國庫還算充盈,但總是撥款治標不治本,年年修堤年年決堤,此事要想辦法盡早徹底解決才是。”
“宋大人高見,此事咱們從長計議……”
君麒玉耳朵離開牆,催促宋官生。
“趕快說說。”
宋官生也沒聽太清楚,便自動補上。
“他說他從小過得苦,幸虧當了官,總算是揚眉吐氣了。”
“哼,訴苦博同情,小小技倆罷了。”君麒玉不屑地說,“那他說什麼五萬兩?”
“聘禮唄!”宋官生想都沒想就說。
君麒玉氣得直咬牙。
“他日子窮苦,剛當上官哪裏來的五萬兩?他這是給你爹畫大餅!憑他那點俸祿,一輩子都攢不了五萬兩。”
宋官生說:“我爹說沒事,他可以倒貼五千兩。”
君麒玉倒吸一口氣,半天沒緩過來。
宋禮卿和何舟相談甚歡,他們同為文官,又同為先後的探花郎,便有一種親切感,說完了災情,便聊詩書聊天南地北,言笑晏晏。
“說句僭越的話,下官和宋大人一見如故,若有機會,一定邀宋大人去江南,請大人去我老家坐一坐。”何舟爽朗地說。
宋禮卿點頭道:“江南風景如畫,卻一直沒有機會領略。等忙完這陣,一定跟皇帝告個假,去貴府小住,躲幾日閑,何大人不嫌棄吧?”
“那必然是蓬蓽生輝,隻要您不嫌棄下官弊處簡陋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