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這麼被爹坑沒了。

“自從大明建國以來,爹一直很努力。但朝中貪官怎麼殺都殺不完,永遠都有人拖後腿。和爹誌同道合的大先生們都衰老了,新上來的人還不知道能不能跟上爹的步伐。”

朱標再次抬頭看著頭頂上的銀盤,視線放空。

“爹,現在你有誌同道合的人支撐,尚且能堅持下來。當身邊誌同道合的人一個一個地倒下,你會孤單,會寂寞,會對前路產生迷茫。”

“即使爹的意誌很堅韌,但也會很痛苦,會在夜深人靜的時候輾轉反側,思考自己的夢想是不是空談,思考天書所描繪的未來是不是隻是神仙的世界,人間界不可能達到這樣美好的未來。”

朱標看著天上銀盤時,朱元璋在看著朱標。

就算是聖賢,偶爾也會動搖。隻是聖賢在動搖之後,會更加堅定。

朱元璋不知道自己是不是聖賢,但他動搖過,現在很堅定,隻是不知道未來如何。

他以為自己隱藏得很好,至少在標兒麵前隱藏得很好。他以為自己在兒子那裏一直是個樂觀堅定的老父親、好皇帝。

沒想到,標兒早就看穿他了。

朱元璋突然搖搖頭,苦笑。

說什麼沒想到?這世間還有比標兒更了解我的人嗎?

朱元璋明白了朱標袒露秘密的原因。

他問道:“標兒,天書真的不是天書?”

朱標道:“不是。天書是後世人的智慧。”

他問道:“標兒,仙境真的不是仙境?”

朱標道:“不是。仙境是我前世的世界,是這個世界幾百年後的未來。”

朱元璋問道:“幾百年後,老有所依,幼有所養,人人都有飯吃?”

朱標道:“如果隻說不凍死不餓死就算老有所依幼有所養,確實如此。”

朱元璋問道:“幾百年後,人人皆可讀書?”

朱標道:“九年義務教育是百姓的權利也是百姓的義務,識字率高達百分之九十七。不過總會有百分之三四的人還不肯讀書,得去求他們讀。”

洪武皇帝扶額苦笑:“讀書還得去求?幾百年的世界變成了這樣嗎?”

朱標點頭,給大明的洪武皇帝介紹起未來的好和壞,介紹起大明的滅亡大清的興起,介紹起華夏百年陸沉和之後曲折的複興之路。

洪武皇帝感歎:“你所說的後世的種種不足,在我看來,都是如今無法觸及的美好。”

朱標再次點頭。

洪武皇帝再次感歎:“六百多年的時間好長。”

朱標道:“嗯。不過文明發展的契機,並不是看持續了多少年,而是看停滯了多少年。華夏文明在唐時就已經進入了封建時代的高峰,之後就是停滯不前,已經過了幾百年。我們邁向下一個時代的積累早就夠了。”

這也是朱標想了許久才想明白的事。

他一直想著,世界的變革技術的發展工業的革命還要在兩三百年後呢,還早。

但工匠們的成就,科學閣的研究,還有陳迪到達新大陸的事告訴他,變革對西方來說可能還早,但對華夏來說,早就可以開始了。

所有科學技術都要有積累,有基礎。

對於華夏文明來說,我們已經停滯不前幾百年,積累早就足夠。

西方人環遊世界的時候乘坐的是風帆船。沒有蒸汽機、沒有內燃機,隻是風帆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