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03章 求見(2)(2 / 2)

“路上到底是什麼情況?”君臣淺淺地交流了一番感情,秦瑄方才開口問起自己關心的話題。

說到正事,文楚立刻嚴肅起來,沉聲道,“回皇上,臣心知南疆或者北穆不大可能會按兵不動,所以便準備了四路人馬,分別從四個方向出發,臣和沙原國主喬裝成商隊跟隨其後,開始幾天還算風平浪靜,後來那四支隊伍都遭受了伏擊,雙方各有損失,那些人知道中計,就排查了過來,前後總共十三批人馬,有南疆高手自發組織的,亦有南疆內廷的高手,還有一些卻是海外的散人浪子。臣無能,雖然做好了準備,還是受了些傷,好在沒有讓他們將人劫走。沙原國主亦受了內傷,且他身份敏感,所以護送臣至京城門口便回國療傷了,臨走前托臣向皇上問好。”

秦瑄聽完文楚輕描淡寫的話,心知過程定然驚心動魄,凶險萬分,隻看文楚雖說受傷不重,卻神色慘白虛弱的狀態,就能說明其中到底如何危急。

同時,秦瑄心中也感念沙原國主白石仗義重諾,到他這個層次,信奉的是“沒有永遠的敵人或同盟,隻有永遠的利益”這樣的政治“真理”,但白石顯然打破了這一“真理”——自從他宣誓與秦瑄結盟後,這麼多年未嚐做過一件於大乾不利之事,甚至時有伸手相助的情義,卻是難得的誠信君子,令人欽佩。

“也是朕疏忽了,那緹那等詭計多端膽大妄為的人,怎麼會規規矩矩地和朕比武?總要鬧出些陰謀動靜才罷休,朕都防不住他,何況你呢!沙原國主那裏,朕自有酬謝。今次你辛苦了,朕讓人替你收拾了文府,你先養好了這身傷是正經。”

文楚感激地跪下重重行了一禮,“臣多謝皇上恩典!”

秦瑄沒有當場宣讀對文楚的封賞,但君臣二人心中都有數,若是秦瑄念舊情,賞文楚一個侯爵並不為過,若秦瑄吝嗇些,文楚起碼也能撈個伯,打拚了這麼多年,撈來一個爵位,也不算差了。

隻是這樣的封賞不可能隻針對文楚一個,此次政變中立功的不在少數,比如高衛、葉俊卿,還有鎮國公那個彪悍的小孫子,自然是等一切塵埃落定後再一同封賞。

但文楚調動回京的事實卻是立即就會兌現,也就是說,這趟回來,文楚已經無需再回蒙城了。

對這個結果,文楚打心底是歡喜的,在外麵防備北穆整整七年,雖然容易積攢戰功,但他也確實累了,他不年輕了,又何苦再和那些新生的小將們爭奪戰功?再說,數十年內,北穆都再無一戰之力,蒙城作為邊塞的重要性顯而易見會被削弱,他還守在那裏吃沙子幹嘛?

秦瑄身為帝王,不會不明白這些,所以他調文楚回京,是實打實的恩典,而不是明升暗降,剝奪文楚的兵權。

送走文楚前,秦瑄賜了一瓶靈泉藥水給了文楚,文楚久不在京城,並不知道這種藥水如今在權貴中的貴重程度,非帝王心腹器重不可得的情況,但這並不妨礙他對於秦瑄如此關心他的身體而感激涕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