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王來到皇宮求見時,已經將近黃昏,秦瑄還沒有“下班”,伏在禦案後專注地處理著奏折,他極少把公務帶進後宮,一般都是處理完才離開辦公之處,至於他的萬壽節,雖然舉國上下都歡慶起來,但反倒沒他什麼事,前朝有禮部和內務府,後宮有昭昭,他的生活節奏依然是不緊不慢,按部就班,一點兒變化都沒有。
秦瑄的這種“穩”,也正是作為老一輩代表人物的端王從來不反對皇上“獨寵”後宮的原因——當皇上的,隻要政令清明,勤勉不怠,上對得起江山基業,下對得起黎民百姓,就是好皇上了,管他私生活到底是自律還是混亂呢?
秦瑄對於他們秦氏皇族來說,真的算得上是一位優秀的帝王,中興的明君了,比起平庸守成的先帝,不知出色多少倍,他們還有什麼可挑剔的?
那位名聲不甚好的貴妃娘娘,其實還真的什麼事兒都沒做過,論起安分守己,再沒有比她做得更好的了,宮裏掌權的那幾位,論起“本分”二字,可比不上她。
因為皇上的“寵”,將她推上了風口浪尖,一次南疆之行,讓她被萬人傳誦,但實際上,這位貴妃卻是將安分守己貫徹到底的人物,別說張揚跋扈仗勢欺人擺寵妃嘴臉了,就連宗室內眷都極少見到她,即便見到她,也是一團和氣,不攬事不擺譜,宗室內部對她的評價很是不錯。
他們這些皇室出身的老人們經過見過的女人何止凡幾?對於後宮嬪妃的秉性,心裏都門清,不是張揚的那個就是壞的,也不是溫柔的那個就是好的,畫虎畫皮難畫骨,知人知麵不知心,在皇宮中生活,這句話最是應該牢牢記住。
對於這些皇上的私德問題,端王不過是在心中一晃而過,連深思都懶怠,那些在宮外私傳貴妃壞名聲的,不過是家中有女希望憑著裙帶關係一飛衝天的勳貴大臣,這樣的人家,沒有作為頂梁柱的男人,便隻好將主意打到女人身上,家族的衰敗已經顯而易見,早就不值得他重視了。
隻是今天迎接的南疆一行,看那文瑪公主的架勢,隻怕還會給皇上的生活帶來一定的變數。
端王不是那等新晉的重臣,涵養是足足的,耐心等著皇上處理完了政事,才慢悠悠站起來抖抖衣袖,整理了一下衣冠,這才向門口的小太監表達了求見的意思。
小太監早在端王前來的時候,就打算悄悄向裏麵的李連海稟報,無奈端王一聽皇上還在處理政事,竟攔下了他,非要等皇上處理完才肯讓他傳話,他一個小太監,可不敢得罪端王這樣深得聖心的老牌權貴,苦哈哈地跟李總管說了,見李總管並沒有怪罪的意思,心裏才踏實了下來。
這次,沒有耽擱,端王和小太監就聽到裏麵傳出低沉威嚴的聲音,“傳端王。”
端王邁著毫不老邁的矯健步伐進了養心殿,小太監抹了抹頭上不存在的虛汗,出了口氣,艾瑪,這馬屁也不是好拍的,差點就拍到馬腿上,以後他還是老實點吧,沒那個能耐,就別吃那碗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