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雖然不知大人的身份,但大乾能讓大人這樣出色的人物接待我們,也是我們南疆人的榮幸!”
文瑪笑著回了一句,轉而往身後一引,“除我之外,身後的轎中是我五妹,隻她是女子,咱們入鄉隨俗,便不好讓她露麵了!”
這下子,就連端王都要猜測猜測她們的來意了,一個朝賀,來了兩位公主,南疆是什麼意思?
不管眾人腦中轉著什麼念頭,端王還是讓人將文瑪一行迎進了城門,不知是有意無意,他們並沒有繞路,而是撿最近的,沿著京都的主軸街道正陽大街往理藩院而去。
一路上,行人摩肩擦踵,笑聲隨處可聞,街道兩旁店鋪林立,招牌上都貼了一圈紅紙花,街道被打掃得幹幹淨淨。
雖然有眾官員在前疏通,路上依然擁擠得要命,因萬壽節而氣氛極為高漲的民間,這些天經常看到外地趕到京城來給皇上慶賀的官員大臣,對那些看著就尊貴特別的外地人倒也不是那麼畏懼了。
但今日這一行卻不一樣,南疆那特異獨行的服裝首飾以及相貌,讓大街上的人都看呆了。
“看,那是什麼人?怎麼長得和我們不一樣?”
“他們是誰啊?長得真漂亮,衣服也好看,好特別……”
“笨蛋,這麼明顯的服飾,分明是南疆人!”
“什麼?南疆人?”
這樣的議論比比皆是,漸漸地,“南疆人”三個字傳遍了四方,那些原本還在看熱鬧的老百姓們臉色變了。
什麼?這就是那個和我們打仗還戰敗了的南疆人?
戰爭,從來都是底層百姓們的苦痛,哪怕是身在京都,需要征兵時,家中的壯丁也免不了被征走。
而戰場從來都是殘酷無情的,與南疆的大戰中,虧得秦瑄擒賊先擒王,這個策略大大地縮短了戰爭所耗費的時間,使得大乾最後陣亡的人數被控製在較小的範圍內。
對於上層統治階級而言,這樣的傷亡,簡直就可以忽略不計,史書上都不會特意提起,反而戰爭取得的功績可以大書特書,禦駕親征的皇帝也能得到千古留名。
但對於老百姓來說,那被忽略不計的犧牲人數,卻是一條條人命,是他們的兒子,丈夫,父親,哪怕隻有幾千人的犧牲,這幾千人的家庭,也牢牢記住了失去親人的慘痛!
這些人當中,自然也有京都四周的百姓。
因此,在得知這一行隊伍居然是南疆人後,很多人眼睛都紅了,就想衝上去拚命,卻被身邊的同伴鄉親熟人拉住,兀自掙紮不休!
熱鬧喧囂的正陽大街上,一反常態地安靜下來,就算是那些沒有在與南疆的戰爭中失去親人的,也會本能地反感——眾人齊齊看向馬車以及駿馬上的南疆人,那一雙雙之前還充滿熱情和善意的眼睛中,此刻充斥的,絕對不是什麼美好的情緒。
不僅端王和其他大乾官員感覺到了,坐在馬上的文瑪也感覺到了,她心裏十分不快,那一雙雙盯著他們的眼睛,實在是讓人無法忽略——她就算和大乾人語言不通,也絕對不會看錯這些充滿仇恨的眼神,可身邊的大乾官員們卻絲毫沒有阻止的意思,怎麼,大乾人以為,這樣的下馬威,就能讓南疆人俯首順服了?做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