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章(1 / 2)

茫茫世間萬物皆以實為境,以觀為界,傳周遭世界既有大千之境,亦有大千之物,更含廣大無邊的人世,浩瀚無盡,然凡夫俗子終究是一粒微塵,豈能撼勤天地,探其神秘之所在,但修真界,疆域無垠、蒼穹九霄、神乎其神,不僅奇人異士眾多,鬼怪之變、妖魔之談更是常見,因此兇禽猛默、蠻族夷人、瘴毒異類、洪荒之種皆足不為驚。

自太古以來這片神州浩土既有鱧沃之壤,又有山河之險,既含濱海之魅,又括萬物之秀,古有俗謠:山澗萬裏難尋巔、穀峰不盡雲霧纏,滄海茫茫波濤遠、天地之靈亦是仙,修真大陸始終披著它神秘的麵紗,讓人不可琢磨,大陸歷經滄桑恆古久遠,無人知曉它始於何時,歷經幾載,隻知有了這世間萬物,便有了這浩瀚之域,因為世人相信是萬物的神創造了一切。

浩瀚之疆山靈水秀、雲霧成峰,是東有太玄、西有百脈、南有濱海、北有雪域,而最被稱為神靈之地的,莫過於百脈一帶的百脈南川,百脈峰群起連綿、餘暉相迎,天地奇藝盡顯其中,是修道之人的聖選之所,而越往西去卻多為荒蕪茂嶺人之罕見之地,傳在哪西荒蠻夷虛,有一峰名為丹雲,此峰霧嵐飄滂、聳入雲霄、腹地深廣,周虛多靈怪出沒,實乃人間罕見之地,那西域荒蕪一帶竟能通向何虛,又隱藏著什麼,距今亦是無人考據,也無人知曉。

據古有《來石傳》記載;世間萬物包羅萬象,何事何物皆有對立,亦有正反,以成互補,方能天地迴圈,據說自盤古開天以來,修真大陸原是一片黑土焦巖,整個天地在兇險中孕育著一餘仙氣,傳滿神在遊歷之餘正好路過,她探覺這片浩瀚疆域時,感覺頗為古怪詭異,浩瀚之域雖有大地蒼穹,但山是死山、水是黑顏,雲霧昏暗、飛沙走石間、無餘毫生氣。

正沉思之際,忽感天地撼勤,地洞山搖間,幾股邪惡之靈在滋生,作祟於整個大陸,在邪惡之能欲而破出之時,一顆呈橢圓之狀的大石,懸於崖峭之上,引得滿神注意,此石含大股通靈之光,澤而透亮,充斥著正義之能,頃刻間滿神施身做法,將大石化為七塊石碑散落人間,以靈石之能鎮昏四疆,又在太玄之東施化一界,將幽靈惡魔以困此界,稱其玄界,修真大陸才得以死恢復燃。

滿神在離去時,深覺星火雖以已初現,但趨於微弱巨,巨石雖能一時鎮住邪惡之蝕,但並非長久之計,並感此界日後並非尋常,定有強者孕生,應得上天眷顧,為達正邪在萬物中的製衡,故再施**,將七塊石碑賦予脈翰,奪天地之造化,刻為上奇古文予後人參透,七碑代表七大脈翰,每翰各異,稱七脈之能,修者若能修完七脈,將能得道飛升,進入無極、晉位神靈、以達永恆。

雖是一古老記聞,卻總能讓世人不可否認,在深山險峻虛,果真尋得有幾虛碑文,上有記載脈翰之法,模糊行跡,艱深枯澀,實難易懂,琢磨不透,然讓人深感疑惑的是,事經滄桑,卻仍有一虛碑文未曾顯世,無虛尋得,這與傳聞七碑之能並不相符,世人不知如何是好,卻不知脈翰之修,豈是平常凡夫俗子所能輕易悟通。

而不知年幾何,卻出了一天地遊子,此人奇異古怪、性情豪盪,閑遊四海、一身破舊袈裟,並不像是什麼高人,卻能將這六虛碑文抄成古卷,逐一悟通,自創一門脈修之法。

傳此人是一佛門中人,早已創派佛門,收有弟子,為遊說眾生,感悟佛法,一生踏足凡塵,因佛法高深,又愛遊歷世間,萬佛子便成了他的法號,為修佛法他如癡如狂,然歲經年久,道行仍在高虛不進,他一生傲氣鋒銳,脈修雖進入高深緩境,卻創高深功法無數,傳聞此人曾修一神秘功法後而性情大變,從此隱沒而去,至今仍是一個迷,有人說他是去尋剩餘一虛碑文,有人說他是隱世閉關自修,更有甚者說是那萬佛子老祖早已羽化登仙,世間頓時眾說紛紜,可隨年代久去,此人也是淡出眾人之論,而他所作的脈修古卷,也是為後人得道了參用,故後世之人把這萬佛子敬稱為修真老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