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頁(1 / 2)

不同於昨天, 今日的寶月樓滿是安寧靜謐的氣息,鳥雀在樹梢上嘰嘰喳喳叫著,鳳笙睜開眼才發現魏王早就起了。

她卻不想起來,感受著外麵照射進來的光亮,覺得時間還早, 便靜靜地躺著,想著昨天想著最近發生的一些事。

肚裏的孩子踢了她一腳,她撫上那一處, 沒過多會兒, 果然又一腳踢到了同樣的位置。

莫名就覺得安心, 似乎他回來了她就什麽也不用多想。

“王妃,可是要起?”不知過去了多久,桃枝的聲音打斷了鳳笙的神遊。

“什麽時候了, 殿下呢?”

桃枝恭恭敬敬地答:“回王妃的話,剛過辰時,王爺去瀛台了。”

“珒哥兒他們可是起了?”

“兩位小主子早就起了,同王爺一起去了瀛台。”桃枝一麵說一麵將鳳笙扶了起來,又蹲下為她穿上鞋。

“這倆孩子, 爹一回來,就黏上爹了。”鳳笙失笑,披上外衫就去了浴間。

洗漱更衣梳妝,等鳳笙去了門外,嗅著大雨過後的清新空氣,格外覺得神清氣爽,也突然就感覺到餓了。

她讓桃枝傳膳。

用罷膳,她想了想,決定去瀛台探望探望皇貴妃,順便看看兩個孩子在那裏有沒有搗蛋。

珒哥兒和玹哥兒自然是沒有搗蛋的,建平帝也算雷厲風行,一大早就召集了很多官員。

至於季忠年這些昨日被請到西苑的老臣,除了蔣博學這個不碰他都顫顫巍巍的,其他人或多或少都吃了些苦頭。而隨著官員們漸漸聚集到瀛台外,昨日發生之事也幾乎人盡皆知。

雖然具體詳細不清楚,但他們都知道惠王夥同陳皇後謀逆了,不光試圖加害陛下,還扣押了一眾內閣重臣,企圖擬偽詔謀朝篡位。其中附庸著無數,甚至兵部尚書趙書傑吏部侍郎陳清華都涉足其中,所涉之廣,簡直駭人聽聞。

一時間,唾罵聲無數。

尤其聽說趙書傑陳清華二人竟串通惠王,逼迫同僚,更是罵聲如潮。

大抵惠王本人挨的罵,都沒有這二人多。

其實想想也是,惠王是皇子,皇子爭儲似乎是天經地義,但趙書傑和陳清華二人都是士大夫出身,又都是文人,他們在那些朝臣們心裏是同類,如今同類把同類給賣了,罵走狗奸佞都是輕的。

建平帝雷厲風行,肅清西苑和紫禁城的同時,還不忘將惠王謀逆之事交由大理寺刑部都察院共同審理,明擺著打算從重處理。

中宮一係及陳家樹倒猢猻散,犯下了這樣的滔天大罪,旁人不落井下石就是好的,更不用說為其求情。

倒是惠王妃孫氏,在惠王被關押的第二日,就帶著惠王府一眾皇孫皇孫女來到西苑,就跪在瀛台外麵,想求建平帝網開一麵。

不過事情發展到如今這種局麵,即使建平帝想饒了惠王,也要顧慮那些被折辱的大臣們的心思。這些老臣擱在朝堂上,都是跺一跺腳朝堂都要抖三抖的人物,不是閣臣,便是尚書侍郎,哪怕是一國之君也得斟酌斟酌為了一個不成器的兒子,值不值得得罪所有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