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臣們也積極培養自己的女兒打入皇室,他們默契地向慈明宮釋放信號。
此舉正好變成太後為太子擴充後宮, 而起到順水推舟的理由。
這一次, 華太後幾乎沒有和容錚商量的意思,她便將一位齊太傅的孫女給送到容錚的寢殿,這女子生的貌美,唇角還有一顆美人痣, 那是點的春情萬種,眼含秋水,楚楚可人,光是瞧她一眼普通男人就要心神蕩漾。
容錚接到這位齊家小姐齊敏兒的時候,她正俯首書案前批改奏折,等美人靠近她時,她指了指書案上的硯台,道:“齊小姐會研磨嗎?”
“小女一直為父親研磨。”齊敏兒低著頭十分的害羞,她開始為太子研磨,然後一邊打量太子的風姿。
果真跟傳聞那般被稱為玉殿下,隻不過從前的太子一直被稱為玉殿下也是一種嘲諷,意喻為如玉一樣容易摔碎的殿下,也就是笑太子中看不中用。
現在太子監國一鳴驚人,早已經不是那個傀儡太子,現在的太子是一位龍章鳳姿,手握大權的主君。
最重要的還是,太子是容王最後的子嗣,她要是想,容王殿下留下的舊部隨時會回京為她作為強大的後盾。
這麼些年太後有意保持容王舊部的忠誠性,也起到了一定團結的作用。
齊敏兒研磨的時候,她開始主動與容錚搭話。
容錚偶爾回應幾句,然而在遇到河間府的奏折後,她特地看了眼,發現這是譚西知府新遞上來的折子,上麵詳細說了南鏡運輸給河間府的糧食開始減少,而燕商也在一定程度受到了限製入行。
據說是南鏡流入人口太多了,所以南鏡關口開始限製人進關了。
容錚早先就收到李琴建議嚴管戶口,加強本地戶口的請求。如今南鏡已經是燕地兩製了,許多舊規矩確實跟不上潮流,現在新的趨勢就要定新的規矩。
於是,她搬出了人才招攬入籍政策,她明確規定了哪方麵的人才,讓他們落戶。
不過容錚也很清楚,這十年內的南鏡經濟起碼有六成是不屬於燕國的,她此舉給南鏡刺激了經濟提高了門檻,隻會加強南鏡的管理秩序,一旦穩定下來,南鏡會發展的更快。
現在大臣們本來就眼熱南鏡,他們肯定會重新將南鏡問題搬出來作文章,以此來撈取利益。
容錚想她與其讓利給不交稅還可能阻礙大燕經濟的官宦人家,她不如多給交商稅的商人,和一些交稅的平民百姓,於是,她又製定了另一項特殊規則,凡是不交稅人士外來入境家庭不納入南鏡入住條件。
並且加強了南鏡每家每戶,無論是世族還是官員家屬,凡是六品以下的官員家屬都得交稅,連讀書人也得交稅,這交稅是一個舉動,同樣她也實施了一係列補貼。
比如給私塾的先生的待遇,讀書人的季貼,還有當地參軍家庭的一定補貼,這些補貼都是跟柴米油鹽有關,雖然少,但起碼也算拉短了待遇上的差距。
本來容錚想給一些善堂大量補貼的,但鑒於南鏡的監管力度,她怕成為當地貪汙的一個避風港,於是她就規定公堂每年堆積的陳米以最低優惠價賣給百姓。或者救濟百姓,而且如果每年公堂都舉辦了,她會為公堂善舉記一筆,甚至是定了善堂每年周日。
這種名利上的嘉獎總會緩解一下善堂生濟,而善堂將由南鏡商會固定資助,這也是讓善堂在民間得到一定的生存空間。
容錚覺得急不來,起碼讓整個大燕國富裕,她還需要第一個五年來實施溫飽計劃。
而眼下,她還有一個麻煩要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