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後就在陛下醒來的第二天,趙瀘接受了五千人的應征。

而河間府的糧米一天比一天運的多,每次都會押一波在桃花縣,桃花縣令膽子小不敢私吞,他也抬高了眼界覺得自己守在這裏,讓家裏人去南鏡飛黃騰達其實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他還聽說在南鏡那邊有個商會,那商會會長連那邊的公衙大人都要給幾分麵子。

桃花縣令本來就是商賈出身的,自然知道官商的重要性,那可是史無前例受到官家保護的合法地位。

於是,桃花縣從來沒有像這幾個月那麼清廉,以桃花縣令帶頭差點連褲衩子都捐進了西北的支援物資去了。

而其他縣令見桃花縣令那麼下血本,他們也想蹭光,但是他們沒有多少錢也不肯出,就集體招工,為西北輸送大量的青壯年。

陛下醒來的第三天,六千人加入了修路。

大燕在鄉下或者不是什麼重要地區都是用的石子鋪路,再加上西北常年幹旱,所以石子鋪路暫時可行,隻是下雨可能石子路就不太行了。

但沒辦法現在隻能將就著用,等有錢的時候學桃花縣令將桃花縣大街的路都翻修成石板路。

陛下醒來的第四天,傳來了一個消息。陛下忽然召大臣在寢殿覲見談起政事。

第四天,農貿重鎮的舊路已經翻新完畢,直接通往了桃花縣,這一條由趙瀘駕著馬車第一個行駛,並且還帶著一個香爐上麵插著香計算時間。

一趟下來,雖然有些陡坡,但大底是非常滿意的。再一個來回,趙瀘當場宣布五裏地馬車,半個時辰就到桃花縣。

而其他人則是用牛車,驢車,也一起試驗了,分別比馬車慢點,但也差不多是半個時辰多的時間。

趙瀘就當場宣布今天開路,他要親自送第一批貨出去作為他監督以來的紀念,而西北第一批貨送的是一位做甘蔗糖的商人,他受寵若驚地看著侯爺押送他的貨物,一路上他是膽戰心驚的,等押送到桃花縣,這批貨物馬上就被當地的商鋪搶手一光,然後當地商鋪轉手就賣給其他縣了。

還沒一刻鍾,就有十幾個小販來問甘蔗糖商人有沒有貨了?怎麼不拿多點?

這商人已經傻眼了。他在西北那帶怎麼都賣不出去,家家戶戶都有的東西,到了這裏反而成為稀罕物品。

商人立馬說自己還有存貨,不過他要寫單子才能送貨。小販們和其他當地商鋪就跟他訂做了幾批蔗糖。

而商人自己收了錢,他在桃花縣買了半頭豬返還鎮口城,還是由趙瀘帶路。

一趟下來,商人恭恭敬敬給趙瀘計算自己的利潤,路費,因為節省時間成本,人工成本,讓他多賺了五倍的錢。

趙瀘聽罷,他眼睛一亮,萬萬沒想到交通好了能帶來那麼多的好處。

要不是他親眼看見商人運貨去桃花縣,他還不信這麼便宜的蔗糖運到別的地方都賣的那麼好。

接著,趙瀘要再度試驗,他讓西北的商家們趕緊通過這條路出去試試,闖天下,商人們自然是利往利來,不用強調,他們自己都知道怎麼做到最大利益化。

於是,西北的高糖特產,一些旱地野果,還有山珍,尤其是一些蘑菇菌類,這都多虧半個月下的雨,所以山裏才長了這麼些菌類。

商人們忙的昏天暗地的。

一天下來,整條路都被走的石子飛濺,壓路也壓的快,不過有修路工專門維護,所以暫時不用擔心。

然後趙瀘回了軍營,他就收到幕僚對這一天生意的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