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攻勢(1 / 2)

第六十三章 攻勢

幾人很快就計議已定,都是歡喜的離開,同時冊封的儀式也在準備,孫永金從不要求奢華,在這個戰爭的年代裏也奢華不起。不過,他要冊封的事情讓足夠多的人知道,讓他占據大義的名分,號召起更多的人站起來反抗清軍的暴政。

永昌府附近,有頭有臉的人都被請了出來,看著這個簡陋的冊封儀式,在這個明朝走向末路的時刻,他們渾然沒有想到,還有人會被冊封為王。不過,想到孫永金在騰越弄出來的動靜,覺得被冊封為王實在是個理所當然的事情。

於是,他們作為旁觀者都是靜靜的聽著這一份敕書,心中都是激動,清兵禍害雲南如此之久,終於到了遭報應的時候了。然後,他們看見了那個被冊封為廣寧王的人,默默的歎道,確實是英雄出少年啊。

不過,孫永金顯然還有更讓他們激動的,在冊封儀式完成之後,他就站起來,大聲的說道,“滿清不仁,荼毒我雲南百姓,如今我就要讓他們知道,他們將為此付出什麼樣的代價。”

說完之後,就下達了命令,他要讓孫新帶著大軍東征大理,威脅昆明。

隻見孫新帶領著孫永金手下絕大部分的精銳部隊,朝著東麵進發。那些永昌府附近的鄉老們看著這一支大軍都是嘖嘖稱奇,如此雄軍,怪不得敢於同清兵叫板,要他們趕出雲南之地。同時,他們更聽說了一件事,五千真滿洲兵就是死在這支軍隊的手上。

一直以來,對於滿洲兵的強悍他們都有所耳聞,很多城池麵對綠營的時候可以毫無畏懼,但一旦麵對真正的滿洲兵,就會突然之間出現古怪的心靈崩潰,接下來就是稀裏糊塗的敗了。那些綠營同樣也是對真正的滿洲兵充滿了極度的信心,所有才會在他們的驅趕下堅持同明軍進行作戰。

可是,如今就是滿清視為根基的真滿洲兵死了五千之眾。這對於那些平民來說,比陣亡三萬綠營給予他們的震撼還要大,倏然就覺得或許清兵沒那麼強大,又或者是孫殿下的兵馬實在是強悍得沒邊。無論是哪一種可能,都讓他們相信,孫永金還可以持續不斷的取得勝利。

那一隊隊的火槍手,一隊隊的長槍兵,飛快的向著大理府所在的方向移動,跟在他們後麵的是一門門的大炮,哨騎們則掩護在兩翼,有的甚至於已經偵尋到大理府城池的周圍。

不過,這些人不知道,孫新所擁有的軍隊絕對不僅僅於此,城鎮中心一旦在永昌城裏搭建完畢,就能為他在大理的前線提供源源不斷的支持。

所以,對於孫新的這一路兵馬,他是絕對放心的,大理根本就沒有多少人,在吳三桂沒有回師之前,這支軍隊是無法抵擋的。而吳三桂抵達大理前線的時候,很可能他也能夠集結起更多的軍隊來同吳三桂決戰。

同時,就在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孫新所帶領的兵馬那裏時,另一支軍隊同樣也在開拔,孫一帶著一些脫產的民兵,一部分火槍兵,以及精銳的劍士也在朝著城外進發。滇西一地的清兵幾乎被清掃了個幹淨,孫永金就要乘著現在這個時候,把那些流落邊地的明軍都聚集起來,同時攻克滇西的一些州府。

孫一的目標就是清掃永昌府的北邊,利用騰越大捷所帶來的威勢,占據那些清兵還沒有完全控製的城池,同時收攏那些苦苦掙紮在邊地的明軍。

跟他有著相同使命的還有孫七,擁有著近萬軍隊的他將選擇向順寧府或是孟定府發動攻勢。為了向騰越的他發動攻勢,順寧府的清兵幾乎被抽調一空,如今正是他們自嚐惡果的時候,而孟定府處於李定國的壓力之下,清兵本來就難以控製。所以,孫七部下雖然大部分都是土司兵,卻擁有足夠的攻擊選擇。

可以說,吳三桂在沅江拖的時間越久,他將要麵對的實力就將會越大,孫永金的勝算就會越高。

不過,這些都是滇西一帶的布置,在攻城掠地的同時,孫永金同樣整編了盡可能多的俘虜,足足組成了一支一萬五千人的大軍,朝著緬甸進發。

在一個小土坡上,孫永金任微風吹拂著自己的麵頰,看著山坡下走過的一隊隊兵馬。他們大部分都是騰越一戰落在自己手上的俘虜,經過打散整編,組成這支大軍。對於他們,孫永金暫時不敢將他們投入到同清兵的戰鬥中去,但是卻可以放心大膽的把他們投入到同緬甸的戰爭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