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換人踩雷(2 / 2)

周圍的清兵將領一聽,也是一陣大驚,忙問道,“這究竟是什麼回事。”

馬寶把路上的所見所聞,一一道來,再加上自己的分析以及以前在南明軍中常使的手段,頓時就說得那些在座的將領目瞪口呆。

有些沉不住氣的,跳將起來,就要罵人。

這時,隻聽得楊珅冷冷的咳嗽了一聲,說道,“你們以為我不知道那些滿洲兵讓我們在前麵是要幹什麼嗎,不過,就算我們知道又能怎麼樣。咱們以後能不能保住在雲南的地位,最後還得由朝廷說了算。如果這些滿洲兵出了什麼閃失,跟著他們並肩作戰的我們就能討得了好去。”

話音剛落,在座的將領都是啞口無言,明明知道被欺負了,可也隻能這麼受著。

這時,馬寶又是問道,“那些滿洲兵讓我們走到前麵去,恐怕不僅僅如此吧。”

楊珅明白他說的是什麼,但笑而不語,有時候,知道並不代表就能改變什麼。

第二天,楊珅帶領著他手下的漢兵,緊趕慢趕,總算是成功的跟趙布泰會師。這次,趙布泰倒是再沒有使臉色,隻是擺了一個姿勢,讓他們自覺的走到前麵去。

楊珅手下的那些兵丁,早就知道讓他們走到前麵是要幹什麼,都是心中揣揣,特別是馬寶、吳子聖等人的投誠兵,更是心裏沒底,本來就不知道最終會被清兵怎麼處置,現在又遇到這樣的事情,心中就更加的惶恐了。

趙布泰看著他們,冷冷的發笑,自從滿清入關以來,一路征戰,也是頗多死傷,能夠讓滿洲兵少死一個,就一定要少死一個。經過那連續不斷的襲擊,他認識到,要平安的走過這片山路,沒那麼簡單,所以,讓這些漢兵在前麵開路,絕對可以極大的減少滿洲兵的傷亡。

不過,他的盤算還不僅僅於此,別看趙布泰說話粗聲粗氣,實際上,也是很有點精明的。他要讓這些漢兵頂在第一線,絕不僅僅是讓他們踩地雷這麼簡單,這樣做更是要監視這些漢兵,免得他們生出什麼事端,特別是那些投誠兵,說不得就有人心懷大明,要做出什麼事來。

何況,經過這麼一連串的襲擊,趙布泰也明白,這個珠山恐怕不是那種可以一鼓而定的對象,因此躲在後麵,可以更加容易的從戰局之中獲利,一旦不利,要麼壓著那些漢兵向前,要麼掉頭就走。如果戰況有利,他們的滿洲兵養精蓄銳,也隨時可以第一時間搶奪戰果。

想到這裏,趙布泰就是自鳴得意,為自己的一番布置洋洋自得。實際上,楊珅如何能不知道他們的心思,隻是形勢比人強,他知道又能奈何。

孫一同樣遠遠的拿著千裏鏡監視著他們的一舉一動,看到那些滿洲兵們把漢兵架到前麵去,也是嗤笑了一聲,心中暗暗念叨,這樣的軍隊,怎麼就讓他給橫掃了整個中國呢。

如果有充足的補給,而且不用守城的話,他相信隻要帶著兩萬克隆兵,就足夠打到京城去了。

孫一作為一個克隆人,本來就對滿洲兵一點也不感冒,如今更是不屑一顧,滿眼都是鄙視的神色。

不過,他周圍的民兵隊可不能完全做到這樣,就連那些白文選派過來,當作襲擊顧問的明軍官兵,同樣沒法完全的無視滿洲兵的威脅。雖然這麼多場襲擊以來,都是他們死死的壓製住清兵,但終究是偷偷摸摸的行事,而且也殺不了幾個人,所以滿洲兵席卷中國,不可一世的印象還深深的刻在腦海裏。

如今,看見孫一滿是不屑一顧和異常鎮定的神色,都是覺得佩服非常。

一直以來,沒有人真正的意識到,自從1644年開始,滿洲八旗無敵的神話,便如曇花一現,再也沒有出現過,並且迅速的滑向提籠架鳥的時代。他們能夠席卷中國,依靠的不是八旗的武力,而是以漢製漢的策略和明軍內部的不團結。

所以,趙布泰能夠輕而易舉的想到剛才的做法,並不是因為他有多高明,而是因為這已經被滿清朝廷當作一項國策而實施了。

不過,他們終將會因為這樣的策略而吃上苦頭,孫一冷笑著說道,“咱們就用更加猛烈的襲擊,來歡迎那些探路兵吧!”

話音剛落,隻見有人走到了地雷之上,就是轟的一聲響。那些心懷揣揣的漢兵們,癡癡的看著倒在身邊的夥伴,心有餘悸,摸了摸全身,然後歎了一聲,還好,沒有少了那個零件。

那些滿洲兵們則在後麵指指點點,滿臉都是嘲笑。於是,漢兵們更加的憤恨,特別是那些投誠兵們,越發的覺得心中沒個安穩,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會被人堆到第一線,踩地雷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