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8章 偶遇淩蒙初(2 / 2)

“無恙無恙,”駱養懌嗬嗬笑應,然後一指衛玠,對淩濛初道,“這是我小兄弟,說是仰慕你很久了,所以帶他過來問候問候。”

問候問候?衛玠默默汗了一把,他實在不習慣駱養懌如此單刀直入的引介方式。他上前與淩濛初行了一禮,自我介紹道:“小生衛玠,見過淩先生。”

“原來是你啊,”淩濛初微微一笑道,“那日五柳居上遙遙對飲,著實痛快!”

沒想到淩濛初竟然還記得自己,衛玠有點小激動,“那日不知是先生本尊,卻是失敬了。”

“小兄弟不必如此客氣。”淩濛初邀請道,“二位既然來了不妨入寒舍一坐。”

衛玠和駱養懌自然樂意之至,兩人從善如流的隨著淩濛初入了淩宅。

“淩先生也喜歡讀小說?”衛玠瞥了一眼淩濛初手上的書匣子,挑起了話題。

這書匣子是一隻四方形原木色盒子,上下咬合處有一銅質搭扣,盒麵上還配了一手提木製半環,以方便攜帶。不過這書匣子全無縫隙可窺,淩濛初不禁問道:“你怎知不是詩集曲辭?”

“我不僅知道裏麵有小說,還知道其中一本題為《宋提刑傳》。”衛玠神秘一笑,頗有神棍氣質。

淩濛初聞言更覺有趣,“這個,你又如何得知?”

衛玠答道:“據我所知,這種形製的書匣子是最近才流行的,來源也就那麼幾處,不是出自王氏東書樓、光啟堂,就是三山街的周家書鋪。我記得上回在五柳居淩先生多為《宋提刑傳》中人物喝彩,此書新近出售,先生必定想一睹為快吧?”

“嗬嗬,好聰明的小兄弟!”淩濛初捋須而笑,“我的確是去了趟周家書鋪,今日不僅得了《宋提刑傳》,還看到了一本有意思的書。”

“莫非是《射雕英雄傳》?”

見衛玠又是一語中的,淩濛初微感驚訝,笑問道:“小兄弟莫不是會神機妙算?”

衛玠微微一笑道:“吾非智多近妖的諸葛孔明,豈會如此高招,不過是隨口一猜,竟是歪打正著,蒙對了!”

衛玠承認,他是在厚著臉皮故弄玄虛,讓周用積極接觸淩濛初就是他的主意,一則是看中了淩濛初背後的吳興淩氏書坊,有意將《射雕英雄傳》的再版權給他們;二則是純粹的仰慕心態作祟,誰讓淩濛初是名傳後世的文壇名人呢。所以,淩濛初今日與周用談論《射雕》書稿問題,衛玠是心知肚明的,他唯一沒有料到的是今日竟會與淩濛初如此偶然的相遇。

聞得衛玠所言,淩濛初失笑道:“小兄弟不僅聰明,還風趣的很呐!”

談笑間,三人入了廳堂,一一落座。

“不知先生對這兩部書有何評價?”衛玠試探道。

“《射雕》我不過粗粗看了開篇還未細讀,不便作評。”淩濛初道,“這本《宋提刑傳》我一拿到手就細細翻看了一遍,雖文采略有不足,但文中刻畫的宋提刑,其風采當真是不輸包龍圖。故事也是懸念迭出、環環相扣,解謎時精彩之極,令人拍案叫絕;伸冤懲惡時酣暢淋漓,叫人大快人心,真真是不忍釋卷啊!”

聽到淩濛初如此褒揚,衛玠十分悶·騷的暗爽了一把,麵上卻是波瀾不驚。

“宋提刑是位稱職的好官,這世上最需要的就是這樣的好官呐!”淩濛初感慨了一聲,不知為何,他神情略顯疲憊,言語中透著一股無法掩去的惆悵。

據衛玠打探所知,淩濛初少年時頗為得意,他十二歲中秀才,十八歲成了廩生,可是自他二十歲以後,命運似乎不再照拂於他,他連續十五年五次鄉試,卻是五中副車——即鄉試的副榜貢生,他除了能在南京國子監以監生的身份讀書外,參加會試總是無望,這對於他來說和鄉試落榜生有何區別?

如今他已四十有餘,少年時的意氣風發早已被屢困場屋的挫敗而取代,但他心中還是希望能步入官場實現自己年少時立下的誌向,所以他走上了進京選官之路。由貢監而選入為官,可不能和兩榜進士出身的官員相提並論,淩濛初原來也是看不上這條為官之路的,奈何命運弄人,不得不為。

可天不遂人願,他去歲進京選官卻再一次未果,一腔濟世救民的宏圖大誌被一次次的失敗無情地捶打著,若是換了其他人,可能早就放棄了吧,比如屢試不第的郝秀才和周用。但淩濛初卻選擇了堅持,在一次次的灰心喪氣後繼續選擇堅持。

曆史上他在五十五歲那年終於選官成功當上了一個小小的上海縣丞,他欣然赴任,且吏才出眾,屢獲提拔。最後在大廈傾覆的那一年,他帶著親自操練的鄉兵對抗氣勢洶洶的李自成分部,終是寡不敵眾、嘔血而亡。他用他一生的堅持,實現了自己濟世救民的理想,用自己最後一滴鮮血,祭奠了曾屢屢令他失望的大明王朝,在曆史的間隙中添上了不起眼的一筆。

或許曆史上還有許多比他更加出彩的人物,更加令人尊崇的偶像,但在衛玠眼前活生生擺著的隻有他——淩濛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