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對慕之雲來說,這幾個顯然都不太適合她。
出國是最早被否決的——前幾年,還有不少國際知名實驗室對她發出邀請函,但是漸漸的,這幾年,除了請她參加國際大會或者演講的,其他都很明智的不再提了,畢竟慕之雲自己的工作室都已經成為了相關領域最舉足輕重的存在,再想把她挖過去,也沒什麼人能付得起這個價格了。
保研……也不用提了,她現在已經是電子信息學院和數學院的特聘教授,但凡上大課,階梯教室裏都擠滿了人,而關於夏朝斷代的那篇論文一發,聽說文博院也要緊緊抓住這位大佬,決不能輕易叫信院和數院挖了牆角去。
至於找工作,她自己就是老板,隻有別人來找她麵試的份。
而關於她畢業以後究竟會專注於哪個領域這種無聊的問題——
“我還在上學的時候就應付得輕輕鬆鬆,憑什麼就覺得,我畢業以後就隻能專精一門了?”
不得不承認,她說的非常有道理。
老古董已經披上了一件新外殼——雖然距離他的期望還差了十萬八千裏,但是至少,照他自己的話說,他終於有了一點融入的感覺。
“我還挺喜歡你們的文明的,”這還是老古董從溶洞跑出來以後,第一次肯定了曾經被他貶低得一文不值的猿猴文明,“熱熱鬧鬧,足夠混亂,但是很有趣。”
不過他依然沒有改變自己的判斷:他深信,這個目前看起來還算繁榮的文明,將在很短的時間裏,麵臨巨大的危機。
“你們的麻煩實在是太多了,而又缺少足夠的時間,”老古董說,“很遺憾,但是我還是覺得,下一代的星球統治者,應該是人工智能。”
他甚至覺得這個發現非常有趣:第一代文明留下了自己這個文明的觀察者,而曆經幾代,上百億年過去,新一代的文明,很有可能都是像他這樣的智能係統——這怎麼不叫他覺得足夠新奇呢。
當然,更大的可能性還是全部滅亡——如今的人類文明,還發展不出足夠成熟,能夠獨立運行的人工智能,當遭遇危機的時候,這點關於人工智能的萌芽,或許就會馬上掐滅。
本著對自己同類的關懷,老古董當然還是希望,人類文明能撐得更久一點。
“雖然希望不大,”他說,“星港的建立遇到了很大的麻煩,不對,這個項目目前甚至沒有啟動的希望。”
目前的人類隻能極短暫的在衛星上停留,根本無法建立起能夠長久維持運轉的生態圈,就更不用提把月球當成飛向星空深處的跳板了。
“光是這一步,你們就至少要耽誤30年,但是即便達成這個目標,或許反而更加促使你們走向衰落和滅亡。
像這類偉大的工程,往往需要消耗巨大的資源和能量,而地球能不能供應文明貪婪的索取,還是一個未知數。
不能不發展,因為就算永遠維持著田園牧歌式的生活方式,也隨時可能因為氣候巨變或者一顆突如其來的小行星,文明重啟。
也不能盲目擴張——在向星際探索的初期,能源礦物質的消耗巨大,卻很難及時得到補給,可能稍有不慎,就造成星球生態的巨大破壞,然後緊接著,就是文明崩塌。
這種平衡,可比在鋼絲繩上走要困難多了。
也難怪老古董永遠是一副悲觀厭世的態度。
慕之雲也懶得給他打雞血——在她心裏,口頭上的話,永遠不如實際去做更有用。
再說了,不提漫長的曆史,光是近代,華國麵臨過的絕望和困難,就超乎想象的多。
但哪一回,不是頂著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