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複雜了,他解釋不清楚,展揚也不會理解那種感情。
所以張顯沒有再解釋,展揚的刀插過來時,身體很疼痛,可對張顯來說那是一種解脫。
第一冊 的結局是展揚殺了張顯,雖然他獲救了,但卻沒有擺脫心底的陰影。
展揚親手殺了張顯,哪怕他對張顯恨之入骨,可親手將一個活生生的人殺了,展揚還是出現了應激障礙。
而且,他其實是‘愛’上了張顯,隻不過這種愛是畸形的。
他們倆相處了七年,這七年裏展揚的世界隻有張顯一個人,在封閉壓抑的環境裏,他對張顯產生了一種病態的心理依賴。
也就是張顯之前說的斯德哥爾摩綜合征。
對於自己這份依賴,展揚十分厭惡,甚至開始憎惡自己,他不能紓解這種感情,但也沒辦法把這七年的事,毫無保留的告訴心理醫生。
展揚是逃出了,但無形中又有一座監獄把他困住了,他嚴重跟社會脫節,跟周圍顯得格格不入,這讓展揚變得敏[gǎn]多疑。
他不敢相信別人,也對其他人產生不了感情。
任何一件跟張顯有關的事,或者是他們倆共同做過的事,都能刺激到展揚那根脆弱敏[gǎn]的神經。
他有多恨張顯,就有多依賴張顯!
這種自相矛盾的感情讓展揚幾近崩潰,甚至會出現自殘的情況,因為他常常分不清楚現實跟夢境,他不知道自己是真的逃出來了,還是仍舊被困在那棟房子裏。
如果是逃出來了,那他怎麼能經常看見張顯?在夢裏,在閉塞的空間裏,到最後甚至在每個人的臉上,張顯好像無處不在。
這本小說下冊的內容基調陰暗壓抑,但也很現實,一場大型手術,不是手術成功就算真的成功了,手術成功隻是開始,手術後的康複才是最麻煩的。
雖然張顯死了,但他活在了展揚的潛意識裏,雖然展揚逃出來了,但他某些東西死在了張顯綁架他的那棟房子裏。
這也是白秋明沒有那麼瘋狂的理由,他心裏住著一個張顯,那個人肆意又可怕,他不斷在蠱惑白秋明。
反正你也要死了,為什麼不讓自己開心點呢?
白秋明努力克製著自己,他才沒有讓自己變成張顯,沒有季染變成展揚。
他知道自己生病之後,幹過最瘋狂的一件事就是去找季染。
白秋明也跟自己打了一個賭,如果他能在現實裏見到季染,不如就瘋一把。
連城文學每年都會邀請業績寫手來年會現場,季染作為白金寫手也在受邀名單上,所以白秋明辭去了工作,開始在家全職寫小說。
白秋明沒有寫過小說,但因為季染,他已經算半個編輯了,對小說的套路很熟悉,再加上蹭季染的名氣,他第一本成績就非常好。
那年年會白秋明受到了邀請,他鼓起所有的勇氣敲開了季染的房門,厚著臉皮對他進行了成年的暗示,但季染卻拒絕他了。
白秋明在季染房間旁邊的安全樓梯口坐了一個晚上,當天夜裏淩晨他聽見李杭城敲開了季染的房門,第二天六點半才離開了。
也是從那個時候身體裏的張顯占據了理智,讓白秋明產生了一個可怕的報複計劃。
在那家茶館跟季染攤牌後,其實白秋明沒想過打擾季染的生活,他冒充程晨校隻是希望對方能收養自己的那隻貓。◥本◥作◥品◥由◥思◥兔◥在◥線◥閱◥讀◥網◥友◥整◥理◥上◥傳◥
但季染很巧合的撞見了程晨校,他的計劃才失敗了,連帶著那隻貓季染都不喜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