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了,給我打電話說小孩情況比較特殊,讓咱們抓點緊,我總不能讓她再等大半年才上我們節目?”
“但是……我們還有五天就要上下周節目了,您也知道我們的節目是直播形式的,這個孩子還沒有經過排練,也沒有任何的尋親信息,上了之後我要怎麼問,怎麼跟她互動?”
節目一周一播,采用直播的形式,一般一周能上三到四個嘉賓,所有嘉賓都會提前至少一兩個月得到上節目的通知,從那時候開始就要準備好上節目的“演講稿”,然後經過節目組的排練,確保不出意外才能上節目。
主持人建議道:“這個孩子年齡這麼小,溝通起來困難,很容易出直播事故,我建議是至少推遲三期的時間,讓她和我們都有充足的準備,這樣也有利於她盡快找到自己的爸爸。”
導演再次貓貓歎氣,“李大少那邊說了,小孩情況特殊,必須安排最近的檔期,我們能怎麼辦?李氏集團公益投資我們的節目十年沒有斷過資金,也沒有求我們辦任何事情,隻是推薦一個小嘉賓上個節目,如果這點都做不到,那我們也太對不起這麼好的金主了。”
“總之咱們這檔節目能生存下來全靠李氏集團,我不管你有什麼困難,總之都要盡快克服,讓那孩子下周就上我們的節目,而且她的時長要拉長一點,盡可能地挖掘出更多的信息,讓她盡快找到自己的爸爸。”
“如果我們能夠通過這檔節目幫李氏推薦過來的人找到自己的親人,以後我們就不愁李氏未來會因為我們不賺錢撤資了,這節目穩了,再幹他個十年二十年!”
主持人嘴角抽搐,再一看製片人,一臉讚同的模樣,顯然是和導演想一塊去了,但這節目直播主持的是她,和嘉賓互動的也是她,也就意味著導演把全部壓力都給到了自己。
主持人感覺有些壓力山大,她拿起打印出來的嘉賓信息仔細看了一眼,上麵有一張小孩的照片,小孩坐在地板上,背景豪華精致,她推測有可能是在李家豪宅拍的,她一手拿著玩偶兔子一手捧著個藍色的玩具球,邊上還露出一隻清瘦好看的手,像是在跟她互動。
她看完心裏也被萌了下,這孩子長得是真好看,又可愛圓乎乎的,但她也覺得奇怪,既然李家這麼喜歡這個小孩,為什麼不幹脆領養了?他們家大業大養一個孩子也不成問題,為什麼非要幫她找親人?
節目組辦了十年,幫嘉賓們找到自己親人的概率不足兩成,這也就意味著能找到這孩子爸爸的概率實在太低,且資料上還寫著小孩不太會說話,這就更難以溝通了,他們更沒有提供關於小孩父親的任何信息,這等於大海撈針,隻能寄希望於節目組有限的曝光,讓小孩父親看到小孩的長相,才能單方麵地找過來。
以主持人過往的經驗來看,這樣的可能性約定於零。
會議結束後,主持人從導演那邊要來李大少的電話,給李大少打了個電話,跟他商量著盡快帶小嘉賓過來節目組這邊,他們好方便跟小孩溝通一下,了解更多情況,順便再彩排一下。
李大少欣然同意,不過建議讓他們帶著東西去李家做客,直接在李家跟小孩溝通、彩排。
“她年齡還小,離不開她的哥哥,我們家那個臭小子也不喜歡她出去外麵到處跑,怕出意外,所以辛苦你們過來一趟。”
主持人有些聽不明白這是什麼意思。
等她帶著助理導播甚至導演和攝像組也一塊去了,才知道原來李大少嘴裏的小孩的哥哥是他的親生弟弟,李氏集團的小公子,那少年不過十歲出頭的模樣,生得瘦弱蒼白,性格也陰鬱不太好相處,在麵對小孩時卻極致的溫柔細心體貼,把小孩照顧得無微不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