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後世的大連那一帶,方如刀想都用不著想,因為那兒有建奴人的威脅,所以,方如刀想來想去,幹脆就決定在蘇州這裏做自己的基地,雖然這裏也有一支太湖水軍,但這支水軍已經完全的廢掉了,幾乎沒有了戰船不說,反而對方如刀有利之處不少,一是,這裏有著數千水軍的軍戶人口,能招的到船員,二來,太湖水軍有自己的造船之地,雖然已經二十幾年沒有造過船了,但留下的造船匠卻有不少,老一輩的造船匠多數還活著,方如刀想要造船,這些人對方如刀來說,都是寶貴的人才。
蘇州雖然不如揚州繁華,卻也人口較多,有錢人也多,方如刀在這兒開工廠,早期時,單靠本地的市場都可以了,至於大明禁海,虎鯊號不能停留在蘇州這裏,對方如刀來說,也不是問題,與手下人商議了一番後,經過一名出身於太湖水軍的炮手引薦,方如刀花了三千兩的銀子加上櫻花號戰船,成了太湖水軍中的一名副百戶加世襲把總,虎鯊號自然也就名正言順的成了官府的戰船,而那位得了銀子,給了方如刀一個官位的指揮使大人,連方如刀的麵都沒有見過,更別提虎鯊號是什麼樣的了,官印一蓋,虎鯊號便披上了大明的官皮。
方如刀把搶來的東西賣掉後,又把金子換成了銀子,數目超過了方如刀原來的預計,共得銀子近九萬兩,於是方如刀便在蘇州境內靠河邊的地方買了一塊二百來畝的地方,準備做自己以後開工廠的地方,方如刀從那些書中找到一套《鄉鎮企業致富四百項》的叢書,從中挑選了幾個項目出來,一是火柴,二是肥皂,三是玻璃,四是造紙,五是印刷,六是味精,一所技校,一所學校,一所軍校,再加一個機械所和一家化工研究所。
六家工廠規模很小,方如刀先上馬了火柴廠,肥皂廠,造紙廠和印刷廠,玻璃廠和味精廠還在研究之中,三所學校的規模也很小,一是受資金限製,二是沒有師資力量,至於那兩所研究所,目前隻有化工研究所的密特朗一名研究員。
那些搶來的女子和女孩子,有差不多四百來人,不過屬於方如刀的,卻隻有十七名長的最漂亮的,其餘的都是方如刀手下那些人的戰利品,在方如刀的號召下,十六歲以上的女子都被送進了工廠做工,方如刀比較心軟,製定了一個製度,她們每個月的工錢一半歸她們的主人,一半歸她們自己所有,做主人的不得掠奪她們剩下的那一半工錢。
十六歲以下的女孩子,都進了技校,主要學習的是漢語和漢字,以後這些人,將是方如刀殖民倭國或者朝鮮時的翻譯人員,至於方如刀手下的十七名倭女和朝鮮女,全都進了技校學習,她們以後的出路,都是方家的婢女,畢竟,讓美女去工廠做工,方如刀還是有些舍不得的,這些美女,可是上萬女人中也不見得能挑選的到的,做工人豈不是浪費了。
方如刀除了招收工人之外,還讓手下在蘇州,揚州一帶去尋找那些十五歲以下的孤兒,不論男女,隻要是不殘廢不傻的,方如刀都讓手下收過來,以充實自己所開辦的那三所學校,十四歲以上的進技校或者軍校,十四歲以下的則進軍校,為了充實師資力量,方如刀又讓人去各個大青樓和花院裏購買那些有文化的女孩子。
以方如刀現在的實力,是很難讓那些有文化的書生為方如刀賣命的,而且方如刀也不放心這種招收來的書生,所以,隻有采用這種方法了,這個時代,有文化的人中,除了書生之外,還有就是各個大青樓和花院中培養的女子,最出名的就是所謂的揚州瘦馬,那些成了規模的青樓和花院,每年都會買進一些小女孩子進行培養,其中隻有極少數的會留下來重點培養,其他的大部分都會在培養到一定程度後賣掉,這種有了一定的文化底子的女孩子,方如刀在買回來後,再教導她們一些其他的知識,就可以做為老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