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節(1 / 2)

聞聞看什麼酒。”

不必特意去聞,濃烈的酒香飄溢滿室,正是十月裴顯在邊關征戰時,拿給盧四郎送回京城的那壇回命酒。

薑鸞不大能喝烈酒,但很喜歡濃鬱的酒香。她拿起酒杯,滿足地聞了聞香氣。

“隔著兩千裏地,隻送回來一小壇。被我喝得還剩最後一點。正好今天是個難得的好日子,我們一起喝。”

她捏著白玉杯,在裴顯的酒杯上輕碰了下,“喝完酒,再打開第二封敕書。”

裴顯第一眼看到玉杯和金壺,感覺很不好。

但兩邊對飲,他一杯烈酒下肚,眼看著薑鸞在對麵辣得吐舌頭,以為他沒注意,偷偷摸摸地把眼角辣出來的一點淚花擦去,手裏還剩半杯,烈酒又辣又香,她不死心地小口小口抿完了,一滴也沒浪費他從邊關送回來的酒。他的心情好起來了。

“殿下的酒量還是要練練。”他噙著笑,打開了第二封敕令。

一眼掃過裏麵的內容,微怔了下。

這是一封中書省發下的任命文書。

任命文書有固定格式,抬頭處以正楷大字端正寫下被任命的官員,姓名處寫的是:【裴顯】。

現有官職,加封【同中書門下三品】。

他現有的官職裏,‘參知政事’四個字,已經有資格入政事堂議政。

再加封‘同中書門下三品’,相當於拜相。

薑鸞指著‘同中書門下三品’的加封,解釋了兩句。

“朝廷還是沒錢。你這次剿滅了突厥王庭,是大聞朝五十年來從未有過的軍功。按理來說,應該以武職封侯。”

“但封侯呢,要實打實地劃撥一片封地給你,加上至少八百戶的實封。朝廷賞不起。所以政事堂商議下來,以文職封賞。從此以後,你就是政事堂裏除了李相之外,第二位的宰臣了。”

薑鸞笑吟吟地起身,拍去華貴的袞冕服在地上沾染的浮灰草屑,

“接旨吧,裴相。”

裴顯握著任命文書起身。這是他初次聽到‘裴相’的稱呼,但不知為什麼,心頭湧過大片悵惘。

他沒有顯露半分,往後退步,就要單膝跪倒,“臣謝恩。”

“起來吧。”薑鸞攔住了他,“心意到了就好,不必拘禮。朝廷的輔政大臣,國家肱股棟梁,需要一身硬骨頭,不必整天跪來跪去的。”

步輦起步,掐著吉時的前夕,到了太極殿外。

幾名東宮女官差點急瘋了。

薑鸞身上隻有一身大衣裳穿戴得整齊,頭上的十二旒天子冠,沒戴;腰間要佩的玉器,赤綬,沒掛。她還死都不肯穿木底的赤舄屐。

四名女官把她按在妝奩台前折騰到了登基吉時。

卯時正,巍峨的太極殿殿前,旌旗在大風中獵獵作響;文武百官分成兩排,肅然在列。

四麵八方的視線無聲注視,見證百年來第二任女君的登基大典。

薑鸞最後還是踩著皮靴進了太極殿。

她的身影甫出現在殿門外,文武百官齊聲山呼萬歲,整齊劃一地拜倒,麵對新任君王,行參拜大禮。

裴顯身穿紫袍,配金魚袋,劍履上殿,跟隨在薑鸞身後三步。

銅鶴紫煙繚繚,縈繞在蟠龍大柱上方。太極殿正中,漢白玉丹墀的高處,放置著一把黃金龍椅。

滿殿文武重臣的山呼大禮下,薑鸞筆直地往前方丹墀方向走去。

排山倒海的山呼聲中,裴顯的腳步停住了。他的視線在文臣隊列中搜尋了片刻,往李相身後的空位處緩步走去。

前方的薑鸞察覺到他刻意放緩的步伐,她自己的腳步卻也放緩了。

殿中所有人第一輪行禮完畢,正起身準備行第二輪大禮時,薑鸞站在太極殿寬敞的大殿通道正中,腳步毫無征兆地停下。

她抬起寬大袍袖,十二章紋天子冕服下的纖白手掌往後伸,準準地握住了身後準備入文官隊列的裴顯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