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節(1 / 2)

夢了。

她向前走了一步, 看到了熟人。

舍爾餘、屠夫、蘇維賽、德佛、飄兒、帕瓦朵絲,他們出現在她麵前, 朝她微笑。

看到他們,她突然很想笑, 原來自毀的衝動也潛藏在她的潛意識裏。

霓暹之旅是她為了探尋自我, 是為了求索超能力及其背後的真相, 而舍爾餘他們是她分化出來解決性格、情緒和人格缺失的方法。

他們代表著她的人性,與她體內的那個“神性”的存在對抗。

她一一看向她們, 直到現在,她才明白原來她的潛意識早就有所準備。

他們代表著她最為深刻、濃烈、顯現的人性, 屠夫代表著她心中的殘忍暴戾, 當事情陷入到絕境的時候, 瘋狂能殺出一條出路;蘇維賽代表她心中的自毀,每個人都曾在某個時間段想過了結自己的生命;德佛代表她心中的奉獻精神, 她加入調查局,完成了那麼多任務也是一種奉獻;飄兒代表她心中的童真與純淨,她喜歡小孩;帕瓦朵絲代表她心中的矛盾,這種矛盾不是單純善惡二元對立的, 而是更為複雜的聚合;最後, 舍爾餘代表她人性中最為重要的“自私”,自私讓人活著,讓人有動力活著, 讓生存有意義, 也是統攝其他人性最核心的存在。

自私最重要的意義在於, 它讓一切有了行為主體,殘暴如果不加以約束,便是危害到社會安全的暴力,也會傷害到己身,但“自私”讓它限製在一個範圍之內;奉獻也是同樣的道理,無私的風險對於社會來說當然很好,但對於個人來說,無限製的奉獻很可能讓自己走向毀滅。

他們並不都是正麵情緒,但卻對人相當重要。

她來到了這裏,看到了他們,手裏還拿著真理之書。

她完全懂了,知曉了心中最迫切的答案。

真理之書果然厲害。

她對著他們說道:“我竟然到現在才懂得。”

德佛安慰道:“你做得已經足夠好了。”

舍爾餘說:“到也不晚。”

其他人隻是笑,飄兒笑得最甜,她的乳牙有點歪歪的,顯得格外可愛。

蘇茶越來越接近那個存在,越接近,她的思維和意識就越會被理性占據。

理性在大部分時候都是好的,但絕對的理性是災難,沒有動力,沒有目標,世界上的所有東西似乎都失去了意義。而更為重要的是,絕對理性的通往的是“神性”。

她如果變成了“神”,那她還是她嗎?

而唯一能對抗神性的,就是人性。

她幸好還有他們,還存有人性,不至於徹底變作理性的神明。

而她也明白到底要怎麼樣才能活下來了。

當她在逐漸變成“神明”的時候,也就意味著逐漸她擁有“神明”的權柄。

現在,她最為接近“神明”,所以她就處於人和神的疊加態,這是對抗最基礎的前提。

她帶著他們慢慢走過山川,走過金色花園,走到湖旁邊。

從始至終,詭異的出現仿佛一場詛咒,隻有負麵的唯心情緒才會催生出詭異。

那些人類自身的罪惡,害怕的災禍,甚至是臆想出來的死亡,都如約而至化作屠戮人類的恐怖存在,當真是好的不靈壞的靈。

然而,真的沒有正麵的唯心情緒催生的詭異嗎?

她想到了孫悟空。

如果有,那她未必不能複現。

如果沒有,那她就做第一個。

自毀意識是一切的終結,是絕對的唯心負麵情緒。

在這之後,所有事物都將結束,人自身也不複存在。

如果說,有什麼能抵抗自毀,那必定是犧牲,崇高的犧牲。

它是自毀本身,又超越了自毀,它是正麵的唯心情緒,是晦暗的詭異世界的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