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時值二月,春寒料峭,溼潤寒冷的空氣鑽入地下,更是刺骨。幾名獄卒暖了點酒,小口小口嘬著,暖暖身體,不敢喝大了,這詔獄裏看守的都是要犯,可不敢在大事上馬虎。
暖酒入喉,總要有點東西來佐酒才覺得有滋味,於是話匣子就打開了。從家中吃穿用度到獄中犯人,挨個閑扯了一通,也不知誰聊到了近日外麵的傳聞。
“聽說了嗎?前兩日天災異常,泰山搖動,轟聲如雷,有人說這是天譴。”
此事在京中鬧得沸沸揚揚,泰山晃動乃國運之兆,而新皇非嫡非長,母親原是一個宮女,沒有任何勢力,最後卻是他榮登大寶。登基不到一年,皇位還未坐穩,便出現此等天象,唯恐是上天不滿。
“這事可不興瞎說,小心傳了出去,那可是掉腦袋的事。”一人小聲謹慎地說。
“那皇上可有去祈福?”
這是慣例,每逢天象異動,天子便會登壇向上天祈福,以示誠意。
“怎麼沒有,昨兒才回朝。隻是大動沒有了,還有些餘震,弄得外麵人心惶惶的。”
“那皇上怎麼就回朝了?”
“因為國師算了一卦,要解此難,需得——”那人說著壓低了聲音,其他幾人迅速將腦袋湊過去,聽見他諱莫如深地說道,“這事可太荒唐了,居然需要左相和燕大將軍……”
話未說完,外麵守門的人突然跑進來通傳:“左相來了。”
幾人麵色一緊,趕緊打住話題,眼疾手快地將酒壺藏起來,戰戰兢兢地看向黑暗的入口。
看守將門打開,一點光亮落在地麵上,一雙白靴踏著那點光走進來,沒入黑暗裏。
腳步聲不輕不重,卻無端讓在場人都緊張了起來,生怕自己喘氣的聲音大了,驚著了這位殿前大紅人。
左相趙夜闌,無人知其來曆,待世人發現他的存在時,已到了爭奪皇位的白熱化階段,幾位皇子各顯神通,而趙夜闌卻隱在三皇子身後,助他鬥垮前太子和其他皇子,其間的喋血細節已無從考究,但不順應天命的皇位向來沾滿鮮血,想來也知道這位在背後做了多少醃臢事。
新皇登基後,毫不掩飾對他的寵信,加官進爵,金銀珠寶賞賜無數,已然是當朝最炙手可熱的人物。
要說老百姓大多隻是聽聞趙夜闌的惡名,私下罵一罵而已,並沒有什麼機會可以目睹真容,但詔獄裏的這些獄卒,卻已經與他快是老相識了。
詔獄裏的審訊手段繁多又陰狠,可謂是酷刑遍地,尋常人進來,光是踏進門就開始兩股戰戰,偏偏這趙夜闌看起來文文弱弱的,對酷刑的了解甚至比他們這群看守的獄卒還要多,審訊時簡直如同閻王在世,不死也叫人扒了幾層皮。
人還未走近,潮濕陰冷的空氣中就飄來馥鬱的異香,獄卒們忍不住想勾鼻多嗅幾下,又唯恐以下犯上,隻好規規矩矩地候在原地。
少頃,一身錦衣的趙夜闌便立在他們身前,身姿倨傲地巡視著四周。
一個剛來不久的獄卒有些害怕,平時聽不少人提過這趙夜闌幹過的壞事,一數一籮筐,他既是畏懼,又是好奇,心驚膽戰地抬頭覷了一眼,整個人卻愣在原地。
隻見來人容貌昳麗,一雙眼睛如同皎月,無端吸引人沉迷,卻又藏著說不清的晦影,令人難以靠近。清冷孤高,賽雪欺霜般不似凡人,與這燭火微亮臭氣熏天的牢房格格不入。
竟是比那京城第一公子還要好看,獄卒暗自腹誹道。
“趙大人,今日來又是想要審誰啊?”牢頭見過他多次,畢恭畢敬地上前詢問,臉上的肉笑得直打顫,僵硬得很。
趙夜闌眉頭微蹙,從袖中取出一塊手帕,掩住口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