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一堆小貓餓得半死或病死的因果, 所以他也從不接小貓回家,隻是偶爾見了喂喂。

每當看到有瘦骨嶙峋的母貓帶著五六隻七八隻小貓從街角路過, 蘇黎都會想起很久以前福利院裏跟在阿姨們身後哭著喊餓的一群小孩子。

那些孩子裏麵有他。

阿姨們把自己的工資拿來填夥食的窟窿, 又從家裏帶些東西, 才勉強能在社會各界的救助下養活這群無家可歸的孩子。

孩子們長大了會懂事,懂事了就不再喊餓,可總有新的孩子來,所以那群阿姨們也總是瘦巴巴的。

總之蘇黎剛去那會兒, 那個福利院都快倒閉了, 全靠那幾個好心阿姨撐著, 日子就尤其得艱難,直到後來社會關注度上升, 捐款上來了才好些,等蘇黎他們這批孩子們工作了, 開始把錢拿回去, 年紀還小的弟弟妹妹們才真的有了幸福快樂的童年。

有時候蘇黎就會想, 人到底是有智慧的動物,養不了為什麼要生?生了又為什麼能那麼狠心地把他們丟在路邊、丟在草叢裏、丟在別人家門口,就好像他們是沒人要的小貓小狗一樣。

曾經吃過苦的人,總看不得別的苦。

人的世界已經很殘酷了,貓的世界更殘酷。

長大、發倩、生育,這似乎是天性使然,沒有什麼可以置喙的地方,但蘇黎見過太多殘酷的場景。

他見過一歲半生了四胎的小母貓體重隻有三斤半,瘦得皮包骨,眼睛看起來尤其得大。

他見過六個月就帶著小貓的母貓倒在下水道裏,五六隻小貓餓死在它的身邊。

他見過兩隻公貓覺醒了地盤意識,打得頭破血流,眼睛紅腫流膿瞎掉,因為炎症病死。

他見過眼睛的藍膜都沒脫去的小貓被人關在籠子裏給小孩子玩,石頭砸得它們動彈不得,奄奄一息。

……

這樣的場景,很多很多。

在他看到的地方,在他看不到的地方,人類居住的世界裏沒有多少小動物能生存的地方,對它們也格外殘酷。

以及天性使然,智慧不足。

就像貓,沒有人為的幹預,它們就隻能這樣瘋狂地生,瘋狂地死,瘋狂地被許多人說「怎麼附近的流浪貓越來越多,煩死了」。

所以蘇黎見一隻絕育一隻,見一窩絕育一窩,除了那些送養不出去的老貓和聽說這邊雖然噶蛋但管吃的新貓,蘇黎住的小區附近,流浪貓總是越來越少。

蘇黎從來不覺得自己做錯了什麼,也不認為絕育違背了流浪貓追求自由的天性。

蘇黎覺得每隻小貓咪都該和人類的孩子一樣,過上幸福快樂的生活,實在是喜歡外麵的自由天地的,那也是絕育放歸。

自由不是公貓三天兩頭打架,不是母貓一年四季發倩生崽,是自在地活著而已。

貓不像人,它們有智慧但智慧不高,它們知道自己喜歡去哪兒,但它們也和人不一樣,沒什麼一定要繁衍後代的堅定信念,隻是無意識的本能而已,不生也就不生了。

蘇黎曾經和人起爭執,對方說他殘忍,居然剝奪貓生育的能力,蘇黎和他掰扯了一通,最後發現這人靠小貓賣錢。

利益使然。

絕育有利有弊,但總比生育的危害來的小。

就算不是靠賣小貓賺錢的,生的小貓自己養不了便送人,送不出去便丟掉,是死是活這時候就不管了,既然要尊重貓的生育能力,那怎麼不尊重小貓的生命呢?

以一己之力增加城市流浪貓的數量,自己造成的後果,為什麼非要社會大眾一起承擔?

蘇黎雖然是男的,卻也不會在給貓絕育這種事情上感同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