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魚家大舅夏強最後隻好拉著氣衝衝的差點跟人吵起來的黃*回了家。
其實也不是沒人在y縣看到過夏魚,畢竟x縣和y縣蠻近的,有些做生意的人就是這邊當場就(有集市)來這邊趕場(趕集的意思),那邊當場了就去那邊趕場。尤其是一些做小生意的,買衣服買零食什麼的,基本上在附近的縣城和鄉鎮到處跑,那裏當場就去那裏。
隻是夏魚最近的變化太大了,也隻有顧修天天和他在一起才感受沒那麼深刻。當初的夏魚是膽小又自卑的,經常低著頭,也不愛說話。可是現在的夏魚卻是自信的,再加上被顧修養的越發的壯實,還長高了不少,因為有空間的滋潤,再加上吃了那顆丹‘藥’之後皮膚變的很好。人家看著長得像夏魚也不敢認啊,更何況x縣很多人知道夏魚家裏的事情,但是因為夏魚母子不怎麼出‘門’,見過他們的其實不多。也沒誰會老注意一個小孩子,所以一直到現在,都沒有以前認識的人知道夏魚在哪裏。
就算是夏強一家人,也隻是知道夏魚被人帶到y縣讀書去了。而盡管夏魚的成績很好,可是隻是一個小學升初中,倒是除了學校沒有多少人會注意。
所以夏魚很愉快的過著自己的初中生活,完全沒有人打擾。
而在夏魚無憂無慮的過著自己的日子甚至沒有想過要報仇的時候,b市的梁家人已經自己在作死了。
梁父去世之後梁母一直在梁家其實是宮家買的房子裏耀武揚威,因為之前的夏曉燕太尊重甚至是懼怕她這個婆婆了,以至於似乎讓她覺得兒媳‘婦’就應該聽婆婆的甚至是要伺候婆婆才是天經地義。
就算宮‘玉’悠背後有宮家的財勢,梁母也覺得隻不過是自己兒媳‘婦’罷了。甚至覺得宮‘玉’悠這麼一個大小姐扒著自己兒子不放甚至連兒子有老婆也不介意說明自己兒子真的有出息而且有魅力。誰知道宮‘玉’悠大小姐脾氣一發居然不買她的帳,還跟梁輝吵了一架之後讓她一個人住到三環外的單元樓去了。
想想曾經那個大別墅,梁母心裏就不甘心。還經常跟小區裏的老人吹噓自己有個好兒子,取了個有錢的媳‘婦’家裏住著別墅。
這個小區裏有些老人是和孩子一起住幫忙帶孫子孫‘女’的,一大家人其樂融融。有一些是城裏退休的老職工,很是有見識,有學識涵養。對於梁母的吹噓都有些不屑。
兒子取了個有錢媳‘婦’這事兒不知道是真是假不說,可是兒子取了有錢的媳‘婦’怎麼不接你去享福呢?還讓你住在這裏,好幾年也沒見來過。這是家裏有兒有‘女’的老人的想法。
而那些退休員工,尤其是小區裏還有幾戶人家家裏是退休的老教授或者老師醫生之類的更不喜歡跟梁母來玩。因為梁母平時說話行事太過虛榮和浮誇了,動不動就顯擺自己。
最誇張的是自從梁父去世梁母搬過來之後甚至學起年輕人開始化妝。問題是梁母從來不參與小區裏的老人晨練或者還有一些戶外活動什麼的。大概是在地裏勞作了一輩子,現在甚至都不喜歡流汗。於是她也不像那些經常運動的老人那麼‘精’幹。宮‘玉’悠雖然把她趕到外麵住,但是每個月生活費給的‘挺’足。梁母幾乎都不做飯出去吃,生活開的很好。慢慢的越來越胖,但是因為心裏始終不如意,臉上的皺紋卻還是很多。
在加上梁母一輩子也沒化過妝,剛開始學接過經常把自己化的很是誇張。
試想想,一個一臉褶子的老太太每天把自己化的‘花’裏胡哨的,可真不是美了,而是恐怖了。
可是梁母還是覺得自己美極了,甚至還想過找個第二‘春’。不過她還在考察當中,畢竟不能讓人來分她家的家產啊。你說她家有什麼家產,宮家的不就是她家的嗎?
你看看宮家,一個兒子當官的,聽說當官的不能經商,所以就不算數了。剩下的就是兩個‘女’兒了,也就宮‘玉’悠結婚了,另外那個都快四十了都沒結婚,聽說以前有個男朋友也吹了。
那宮家以後還不是得看梁輝的,等梁輝接管了宮家,宮家的一切就都是自己的了。
老太太越想越得意,覺得自己真的是教了一個好兒子。而自己趕走夏曉燕的決定真是無比英明。
說起夏曉燕,那個‘女’人還敢把孩子生下來來找他們,肯定是看梁輝有出息了,想拿兒子做資本來搶他們的錢。所以她毫不猶豫的再一次趕走了他們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