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臨朝
天寧三年,陛下崩殂,嶽王發動宮變,兄弟自相殘殺,宮闈之中滿是屍骨,是太/祖皇女用匕首將嶽王的野心給斬斷,這才得以平息宮變。
這太和殿前石階的血跡還沒有清理幹淨,便要迎來它的新主子。眾朝臣此刻站在大殿之上,鼻翼間滿是還沒散去的血腥味。
“大長公主駕到——!”
隨著宮人的一聲高呼,眾朝臣齊聲道:“臣等見過大長公主殿下。”
眾人朝著池渲的方向彎腰行禮,一時間說不出誰的腰彎得更低一些。
嶽王率領兵馬殺進太和殿,於殿前將太子斬殺。眾人皆以為這大位會落在嶽王的手上,誰都沒想到暴虐的嶽王折在了池渲的手上。
他們對於麵前這個女人是又敬又怕的,誰不知道那天具體發生了什麼。隻知道太和殿那天血流成溪,是太/祖皇女用那瘦弱的胳膊拎著嶽王頭顱自太和殿的石階上丟了下去。
隨後,手拿先帝玉印,自封護國大長公主。
池渲在一旁宮人的攙扶下,朝著大殿正中的位置走去,在眾朝臣中間走過,也就隻瞥了一眼他們就收回了視線。
許是這太和殿的血還沒有洗幹淨,這正中的位置上泛著陳血般的暗紅色。
她並未坐到那個位置上,而是讓人搬了一個新椅子,放在一旁轉身坐下,隨後一旁的宮人拿著龐大的羽扇,擋住了她的麵容。
眾人隻看得那位置上坐了一個婀娜的女人,至於是什麼模樣,他們窺探不到半分。
除了大殿正中之外,其餘的地方站滿了官員。他們低著頭站在自己的位置上,官袍和官袍之間才五指的距離。
太和殿本是十分寬敞的,但是池渲下令今日讓上京城大小官員皆上朝議事,原本容納五十人的太和殿,現下盛了兩百人,倒是顯得有些擁擠了。
她抬眸看著麵前翠綠的羽扇,鳳眸淡然,紅唇輕啟:“陛下崩殂突然,並未留下遺詔,太子和嶽王先後死在太和殿上。本宮本不該臨朝,可現如今上京城上下都找不到第二個能主事的。”
“今日本宮召諸位大人前來,是想要詢問諸位大人的意思。”
她的話音落下,眾大臣皆皺眉朝著身旁的同僚看了一眼,因著有羽扇擋住池渲的視線,所以眾大臣轉身對視的動作幅度大了些,更有人附耳私語。
片刻之後,才有人走出站到了大殿中央。
“臣以為順王和太子乃是一母所出,皆是嫡出,理當由順王繼承皇位。”
“順王封地距離上京城路途遙遠,這路上需要半個月的腳程,國不可一日無主。安王宅心仁厚封地所在又是距離上京城最近的,臣提議應當召安王進京繼位。”
“立嫡不立長,立長不立賢!楚大人今日這番進言是想要讓嶽王之亂再次重演是嗎?”
“屆時安王即位,可讓安王留詔將皇位不傳自子傳給順王,常大人這番話雖無不妥,卻是遠水救不了近火。”
眾大臣各懷心思,在大殿上爭吵了起來,誰也沒有注意到羽扇後麵的池渲沒了動靜。
大臣們爭吵許久也未吵出一個結果,盧尚書自朝臣中踏出一步,站在大殿中央彎腰道:“太子雖死,但皇孫尚在,老臣提議可立皇孫為帝,再從朝臣中挑選三位大臣作幼帝的輔政大臣,扶持幼帝。”
此言一出,爭吵聲逐漸消退了下去。
有不少大臣出聲附和:“臣等附議。”
耳邊嘈雜的聲音突然消失,齊齊彙成一道中氣十足的聲音將池渲從睡夢中吵醒了,她皺皺眉,這才睜開惺忪的眸子。
“盧尚書說得對,但輔政大臣就不必了,左右本宮也無事,教導幼帝這件事交給旁人來,本宮總是不放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