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來的人都要求自彈自唱, 甚至不進行後期修音, 是一檔記錄真實現場的節目,十分考驗參演嘉賓的實力。
丁燃看了這些介紹之後對樂鳴卻一點也不擔心, 他了解到的樂鳴, 幾乎沒有不會的樂器。
除了樂鳴最為擅長的鋼琴電子琴,吉他貝斯架子鼓他也都很熟練, 甚至比一般樂隊的樂手水準要高。
這也是歌聲裏這檔節目即使臨時換人也必須要保有樂鳴這個嘉賓的原因。
人氣和實力並駕齊驅, 又帶著剛複出的巨大話題性, 任哪個節目也不會想放過。
丁燃把這節目的介紹研究了個透, 甚至抽空把前幾期節目給看了, 私下裏還找原本負責這個節目的小組同事了解情況。
“這節目比較正, 從舞台布置到主持人的畫風都非常正式, 所以會顯得有點沉悶,如果我們不在後期上下點功夫, 他們的收視能再下滑幾個名次。”同事說。
“不過作為剪輯師, 看到的節目內容就遠遠不止觀眾能看到的那麼點兒了,甚至能後台的花絮都能任憑我們處理,福利可是很多的哦,”同事壓低了聲音,撞了撞丁燃的肩膀,“正在錄的這一期不是剛好有你最喜歡的樂鳴嗎?你可要好好把握這次機會哦。”
丁燃找了個借口逃過了同事的步步緊逼。
他對後台發生過什麼其實沒多大好奇感, 畢竟他一回家就能見到樂鳴了,在家裏的樂鳴才真就隻有他一個人能看到呢……
但是真到了樂鳴錄節目這天, 丁燃又感覺這整個下午心裏都仿佛被撓著癢癢似的,一個不留神他的思緒就飄到了正在錄節目的樂鳴身上,特別想看看樂鳴正在做什麼。
這麼久沒上節目,樂鳴會習慣嗎。
唱歌的時候嗓子疼不疼。
主持人沒問什麼刁鑽的問題吧。
得錄多久呢,都已經兩小時了。
錄節目前按照慣例要進行半小時的彩排,音樂類節目更是省不了彩排這一環節,這也是為了避免直接錄製可能發生的車禍現場。
但如果那個歌手本就是唱不了現場的體質,再怎麼彩排也挽救不了。
樂鳴很少參加娛樂節目,唱現場的次數更是少,節目組邀請他時原本沒打算聽到多令人驚豔的現場,甚至做好了無論樂鳴唱成什麼樣兒都把通稿往死裏誇的打算。
但實際上,一直注重創作,在錄音棚裏錄完歌甚至不用修音的樂鳴,實力比他的臉更能讓人放心。
徐敏正因為相信這一點,彩排之前他就狀態很鬆弛,甚至有空遛達到隔壁的休息室打探一下同期上台的歌手。
“隔壁是一支樂隊,”徐敏回來時還一臉疑惑,“叫什麼清醒沉醉,沒聽過,一幫小孩兒,看打扮應該是朋克風,這節目也支援這種地下樂隊?”
“嗯。”樂鳴不太關心,靠在椅子上正閉目養神。
樂鳴由導播帶著起身去彩排的時候,隔壁那支清醒沉醉樂隊剛好彩排回來。
乍眼一看都是十八九歲的小夥子。
領頭的一看就是主唱兼吉他手,貝斯和鼓手背著樂器跟在主唱身後。
樂鳴原本不想打量這三人組,但走廊太狹窄,他不得不停下腳步等那三人走過去。
主唱走過他身側的時候他瞄見主唱腦後紮起來的一小揪頭發,主唱大概感應到他的視線,頭高高地揚了一下。
但他也就瞄了一眼,甚至沒能讓自己記住,便挪開了視線。
貝斯手個子比較高,襯托得一旁的鼓手瘦小又可憐。
鼓手在樂鳴轉身走過自己身側的時候還忽然彎腰鞠了個躬,怯生生地叫了聲:“樂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