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最後一間院落(1 / 2)

呱呱—

成群結隊的烏猖聲從樹梢傳來,帶著無盡的悲傷,似乎在傾訴什麼。

夜空中的月亮恰好半圓,增一分太多,減一分太少,風吹過,餘餘涼意襲來,就像一雙冰冷的手拂過臉頰,讓人一個激靈。

舉目四望,秦宇發現自己進門後,就出現在一個小河旁,腳下是無數的鵝卵石,一條彎曲的鄉間小道,直通他的腳下。

這裏是民國鄉下,空氣比現代要新鮮許多,也稍微冷了些,他恰好在背包裏帶了一件保暖衣。

換上後,秦宇記著月光看向了善惡書的第一頁,上麵不再隻是標題,而是出現了一段提示文字。

“善惡之報,如影隨形。三世因果,循環不失。”這是《涅盤經》裏的一段話,大致明確了關於因果報應的說法,它們就如同宇宙中的法則和自然規律。

秦宇心不靜的時候,也會讀讀此著。他常看的版本是劉宋元嘉年間,慧嚴、慧觀等人所作的《南本涅盤金經》。

將這段話反複斟酌幾遍,他習慣性地用左手摸摸下巴。這一次的試煉之行,莫非涉及前生往世的恩怨情仇?

“解救冤魂,冤魂是不會自己找上門的。沿著這條小道走下去看能不能有所發現!”秦宇滿腹狐疑,從背包裏摸出充滿電的手電筒,杵著桃木棍踏上麵前的小路。

天上的半月漸漸暗了下來,甚至有大片的烏雲開始向頭頂彙集。

一種昏抑的氣氛在周圍擴散,要變天了。

十幾分鍾後,小雨滴如細線般從天而降,越來越大。道路變得泥濘,秦宇從背包裏拿出早已準備好的雨衣。

來之前,憑借圖書館的資源,他還專門查了民國的氣象記錄,是當時的行政院新聞局印發的。

分析之後,他將可能麵臨的所有自然因素都計算在內,做了充分的準備,沒想到悉數應驗。

“亮!”

終於在前方小路上看到忽明忽暗的亮光,看起來像是一個小村落,甚至能聽到與雨聲和在一起的犬吠,似乎在歡迎她這個陌生人的光臨。

“王家村?”

在即將踏進村頭的那一刻,一個大石頭上刻的三個殷紅大字,吸引了秦宇目光的注意。

他搖了搖頭,這是一個從來沒有聽說過的地名。再抬頭,瞥向距離最近的兩間院落,感覺像是兩個獠牙,而整個王家村已經張開了大嘴,等著獵物入場。

“先找個人問問?”他將主意打向了的村頭的第一戶人家。

按照擺渡人的說法,門中世界一天也就是外界一個小時,他有充裕的時間去調查整個事件真相,但務必要在天明返回。

“未知才是最可怕的,任務有點艱巨啊!”

可能是天剛黑不久,院裏的人不知道在說什麼,還能依稀聽到一些爭論聲。

而憑借微弱的反光,秦宇也大致看清了民國時期偏遠農村建築的風格。

幾乎大部分都是茅草坊,能住得上石板房,大都是村裏的有錢人。

現在麵朝的這一家,就是石板房。

走到小院的大門虛,秦宇擔心裏麵的人聽不清楚外麵的聲音,使足力氣敲了敲木質的大門。

咚咚!

敲門聲在雨夜裏格外響亮。

院落裏的光亮,也恰巧在在這一瞬間熄滅了,聲音也同時消失。

“有人在嗎?”

秦宇大聲喊了兩嗓子,半天沒有回應。

“民國的人神經怎麼這麼脆弱?為什麼不開門,我又不是狼豺虎豹?還是說,鬧鬼?”秦宇的心裏咯噔一下。

無奈,杵著桃木棍又尋找下一家,但結局依然一樣。

雨越下越大,他不信邪的一路敲下去,仍然沒有一戶人家願意給他開門,甚至所有院落的燭光都熄滅了。

轉眼間,整個王家村變得漆黑一片。

汪汪!

無數的狗叫聲在黑暗中響起,似乎在追趕,又似乎在驅逐什麼?

“古怪的村子,他們究竟在害怕什麼?”

一兩家不開門還可以說得過去,但所有的住戶都這樣,那就有大問題了。

“不對!還有一家沒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