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章遞在了光緒的眼前。正在為國事苦惱的光緒,看了內容之後,不禁拍案叫絕,連聲叫好。當即命這批年輕人來京,當麵陳述。事情似乎朝著好的方麵開始發展,可惜,也就是似乎。因為,我們還得看看光緒是怎樣的一名皇帝。
說起光緒,不禁讓人產生一絲苦笑。
四歲那年,一個人去世了。一時間,舉國悲痛。他也不得不隨著父親,跪在地上嚎啕大哭。他不知道出了什麼事,隻是聽見父親大人哭泣著念叨著:皇帝駕崩了,皇帝駕崩了。皇帝是誰?他不是特別清楚,隻是偶爾能從父親的隻言片語裏了解到,貌似是自己的一個堂兄。
後來,他莫名其妙的被安排在了一個金黃色的椅子上,再後來,他明白了,四歲那年去世的人,是自己的堂兄,原來的帝國主宰人同治皇帝。自己現在的座位,被稱作龍椅,天下隻有一把這樣的椅子。
他的童年,就在四歲的時候,提前結束了。因為他不得不麵對來自朝廷的種種壓力,以及局麵。最大的壓力,來自於自己的親姨慈禧皇太後。
無論自己要做什麼,這個女人總是插一腳。自己臨朝聽個政吧,她還得在後麵偷聽。這讓年輕的光緒感到了無所適從,且深深的怨念開始在心底積累。
因此,當他看到譚嗣同等人的變法奏章後,相當高興。他是不是因為這個變法可以令國家強盛而高興,這個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這個變法,可以為自己帶來實際的權利。那個可惡的老女人,瞧好吧你就!
但,正所謂,涼風有信,秋月無邊,變法就跟思嬌的情緒一樣,豈是一時半會兒的事?
光緒興致衝衝的召集了戊戌六君子,消息一出,舉朝嘩然。尤其是慈禧,更是心底顫抖。不是害怕,是因為生氣。她想不通,自己的這個親外甥打算幹嘛?變法?變什麼法?簡直是胡鬧!想我一個女人,辛辛苦苦不辭勞力的將你扶持到現在的位置,你不僅不感恩戴德,竟然妄想改變祖宗之法?我知道,你不就是想要權利嘛。好啊,等我死嘍,天下不就是你的嗎?你急什麼急!叛徒,你就是一個叛徒!
如果罵街可以解決問題的話,世界早和平了。慈禧心底深知,若是此時不加以製止,恐怕會比最炫義和風來的更加猛烈。
因此,一個陰謀漸漸浮現在了慈禧的心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