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節(2 / 3)

崔湛眉間微蹙,心道不好。

然而出乎他意料的是,陶新荷聞言隻是笑意微頓,然後便又牽起了抹微笑,說道:“祖母說的是,我想阿兄心裏也是明白的。”

崔太夫人“嗯”了聲,又看向她,問道:“你還沒有消息麼?”

陶新荷愣了一下才反應過來對方問的是什麼消息,還未接話,便聽到身旁的崔湛說道:“祖母,我與新荷成親時短,此事也不急。”

崔太夫人忽地放下了茶盞。

廳中一時靜極。

“若論成親時短,你娘家嫂嫂也不過隻比你早成親不到半個月,而且婚後便與你兄長分隔了兩地,可現在你兄長一回來人家就有了身子。”崔太夫人無波無瀾地說道,“若論此事該不該急——”她朝崔湛看去,續道,“元瑜,你自己應曉得你是什麼身份,原本你成婚就算晚了,你說長輩們該不該急?”

崔湛站了起來,抬手端端禮道:“是孫兒的過錯,讓長輩們操心了。”

陶新荷也跟著站了起來,低頭沒有言語。

崔太夫人看了他們一眼,意有所指地道:“為人妻者,便該有為妻的自覺,不要成日裏把心思耗在別處,外頭一有什麼風吹草動就往別人家裏跑,需知哪裏才是自家根基,誰又當是自己應倚仗之人。”

“有那為旁人‘擔慮過度’的工夫,不如多想想怎麼替丈夫和家族分憂。”她說,“有些事,不是次次都這樣‘剛好’。”

她說的家族自然不會是陶家。

崔湛怕陶新荷聽不得這話,忙又不動聲色地先道:“祖母教訓的是。”

崔太夫人沒說話,目光依然落在尚未表態的陶新荷身上。

俄頃,陶新荷點了點頭,垂眸低道:“孫媳會努力的。”

崔太夫人這才微微頷首。

從福安堂出來之後,陶新荷一直都沒有說話,崔湛幾度欲言又止,最後自知不會安慰人的他終是放棄了言語寬慰的打算,默默伸出手,牽住了她。

陶新荷轉頭看了他一眼,仍然沒有開口,但卻也輕輕回握住了他的手。

直到回了觀自軒,夫妻兩個關上門,她才忽地歎了口氣,回眸對崔湛道:“是我連累你了。”

他被她語氣中的歉意搞得有些猝不及防,怔了怔,才搖搖頭,回道:“你沒有連累我。”又道,“祖母說的話你不要放在心上,她隻是借此來敲打你而已,這些事順其自然就好了。”

陶新荷卻傾身來張開雙臂將他抱住了。

崔太夫人說她阿兄用心不在正事上,等於也就是在說她阿爹不會教孩子,說他們陶家果然是門第末流的人家,比起崔家不僅差得遠,而且還在提前給她提醒:別想著將來自己懷孕了能讓崔湛放下“正事”來照顧。

看來上次二姐家那件事雖然大姐夫圓得很好,可大約是崔太夫人太了解她們家三姐妹,所以肯定覺得其中多少有她“撒潑打滾”求著崔湛幫忙的“功勞”。

“雖然我知道你若娶的是別人,或許會比娶我更輕鬆些。”她說,“但是我還是想厚著臉皮占住你身邊這個位置,不把你讓給別人。”

崔湛微愣,旋即不由笑了。

“哪裏有什麼別人,”他抬手回抱住她,說道,“我娶的本就是你。”

陶新荷把他抱得更緊了。

崔湛輕輕拍了拍她的背,哄道:“我知道你受委屈了,今日祖母這樣說話確實有些過分,你能忍下已是不易。”

陶新荷退身抬眸,望著他,說道:“你不必內疚,我也並不都是為了你。”她說,“我當時確實心中有些不服氣,但我想到我此時頂了嘴是自己痛快了,可卻要連累你在太夫人麵前為我收拾攤子,再說我也要為我阿姐想想,以你祖母的脾氣和手段,我也是真怕她給我阿姐找麻煩,我阿姐是陸氏宗婦,受不得我拖累讓人非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