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喜歡吧?”
崔湛低頭看了眼她拉著自己的手,微頓,抬眸淺彎了下唇角,說道:“不會,你這樣很好。”
陶新荷這才放了心。
崔湛本以為她說完話就會鬆開手,然而陶新荷卻不知是無所覺還是習慣了要粘著人,直到出門的時候還拉著他,崔湛想到待會要見人,又想到身後還跟著這麼多人,不免覺得有些不自在,於是停下腳步,委婉地開了口:“你習慣這樣走路麼?”
陶新荷“啊”了一聲,點頭道:“習慣啊。”說完,手上還又緊了緊。
崔湛一臉無語。
他無奈地溫聲道:“待會到了長輩那裏要鬆開。”
“知道。”陶新荷說著,彎了眉眼,又就勢借著袍袖掩護挽了他手臂,讓兩人靠得更近。
崔湛隻是略略一頓,便又隨著她去了。
夫妻兩人先去了正院拜見父母。
陶新荷到的時候一看,腦子裏頓時有些發懵,這裏裏外外烏泱泱的人群,竟然都是等著要和她認親的,就這樣的陣勢據說也就隻來了最近的三支。
真不愧是建安崔氏。她想,估計自己在這裏是真能見識到傳聞裏“族親同住一園而相見不相識”的情形了。
耳邊忽然傳來了崔湛的聲音。
“別擔心,”他像是知道她在想什麼,說道,“今日你隻需先記一記我們這邊幾房長輩的臉,同輩和晚輩都且暫不用管,將來他們見了你會先同你打招呼,至於其他的以後見多了再說。”
“嗯,好。”得了他這句話,陶新荷心裏總算是安穩了點。
之後入了廳堂與眾人相見,她也自然而然地淡定從容了許多,又憑著陶家以前和崔家的那點往來,她對宗房這邊的親戚本就不算陌生,所以一路認下來倒也算順利。
隻是收了一大圈的禮,光道謝回禮都累得她又想睡覺了。
“好了,你們快去拜見祖母吧。”崔昂最後發了話。
陶新荷一聽這個,頓時又緊張地精神了。
然而出人意料的是,等她見到崔太夫人的時候,卻並沒有出現她此前以為會遇到什麼刁難的情況,崔太夫人隻是同當初第一次見到她時一樣,神色平平地打量了她幾眼,然後就過場般地進入了受禮、收禮的環節,全程雙方統共也不過才說了幾句話,就連長輩教誨這一節都顯得沒什麼新意。
但陶新荷卻妥妥地鬆了口氣。
隻聽崔湛說道:“家裏沒有晨昏定省的規矩,你往後隻需要初一、十五的時候和阿娘一起過來給祖母請個安就好。”又寬慰地道,“祖母眼裏看的不止你我,即便要束你的性子也不會天天盯著你的,有些事你隻要稍作轉圜就好,阿娘那邊就能替你周全。”
他原以為陶新荷聽了這話會覺得很輕鬆,誰知她卻是一愣,問道:“我不隨你去金陵住麼?”
她原以為隻是新婚這兩三個月需要在崔園裏住著,但現在聽他的意思,卻像是至少一年半載都不能隨他去單過了。
崔湛沉默了一下,說道:“此事未有先例。”
陶新荷的臉上就明顯有了些失望的表情。
他看著,便又解釋道:“我若是個地方官還好說,但現在這樣的情況,你要是跟我去了都中宅邸,恐怕不大好。”
陶新荷沒說話。
兩個人悶悶走了片刻,正當崔湛還在考慮著怎麼哄她這件事的時候,卻聽她忽然開了口。
“我想過了,你說的也有道理。”她道,“我是做孫媳的,你又不是遠在外地需要我照顧,倘我這樣跟了你去金陵城裏,難免讓人覺得我是想過安逸日子,祖母恐怕不喜,外麵的人或許也有話說。我自己倒是不在意這些,不過這樣可能確實有點拖你和我阿姐的後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