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節(2 / 3)

安王速速娶了陶氏女,那不管安王府是不是“潛淵”,少了尚未涅槃的“鳳凰”自也是成不了事,潛淵永遠隻能是潛淵。

而崔家引薦為側妃的陶氏女則一夕之間搖身上位變作了準安王妃,就好像從前眾人皆知的內定崔氏女隻是個誤會和笑話。

崔太夫人想到這裏就不免感到有些惱怒,明明他們本來也不想將十二娘嫁去安王府,可現在這麼一搞,倒好像是他們求而不得,性質全變了!

她對安王府裏那些女人,尤其是身後站著樓家的女人,感到很是膩味。

現下唯一可盡快挽回麵子且又能讓聖上放心的辦法,就是也馬上將十二娘的婚事定下並放出消息去。

“昨日元瑜從竇家那邊回來後也說過,那竇四郎為人品性瞧著倒是不錯。”崔夫人道,“這件事應是可以這麼定了。”

照元瑜的說法,竇家四郎算得上是個心地純良的,藏鉤之戲時眾人皆知全場微妙之處所在,但他開口卻並未往陶氏女身上引,而是選了自家妹子來猜,不說別的,至少為人確實算得上厚道,同之前說的差不多。

崔太夫人這時哪裏還顧得上竇四具體好在哪裏,隻要竇家這個門庭合適,不是個會惹事拖後腿的,這樁婚事也就基本這麼定了。

“那你回頭就給竇家那邊透個風。”崔太夫人道,“讓他們盡快請媒人上門,彩禮方麵你看著辦吧。”

她說到這裏,不免又皺了皺眉。

崔十二娘身為高門女,且還是出自宗房,若照正常婚嫁之俗,竇家拿出百萬錢聘禮都隻能算是應當——但現在,自然是隻能事急從權了。若非此乃非常之期,恐怕竇家是想也不敢想能討到這麼一門親事的。

崔夫人自也是心裏明白,平聲應下,並未多言。

蓮追前來稟報:“太夫人,陶家兩位姑娘來了。”

“哦,”崔太夫人問道,“隻她們兩人來的崔園?”

蓮追道:“陶家主君一道來的,已去了外院拜見宗主。”

崔太夫人頷首,淡笑了笑:“陶家倒算是識趣。”言罷吩咐道,“讓她們進來吧,著人備些酪漿來。”

蓮追即應喏而去。

崔夫人起身道:“那兒媳便先去忙了。”

崔太夫人點了點頭。

出門的時候,她正好遇上了相向而來的陶氏姐妹。

自那日浴佛節後,這還是雙方頭回這樣打照麵,崔夫人不由多看了陶曦月一眼。

姐妹兩人向她施禮喚道:“崔夫人。”

她微微低眉垂眸,應下這禮,便帶著左右侍女徑直款步錯身而去。

陶雲蔚、陶曦月對視一眼,默契地收回目光,隨著蓮追走進了福安堂。

姐妹兩個向崔太夫人見過禮後,陶雲蔚便主動與對方說起了下午的事:“……家裏頭原想著安王殿下不過興之所至地隨口戲言一句,自是不敢當真,誰知今日大宗正寺的大人們便突然來宣了上意,還直接將婚期都定下了,我們自家人瞧著那些聘禮都還沒能回過神,那些不知從何處得到消息的人便蜂擁著上了門。”

“太夫人也是知道的,”她說,“我們家門庭低,見識也淺,從前哪裏經過這樣的陣仗?這些禮物也不知該怎麼處理,家父隻好通通帶著,來向崔宗主討個主意。”

崔太夫人朝她身旁的陶曦月看了一眼,隻見對方低眉斂目,姿態略有局促,倒確實像是被這天上掉下來的餅給砸地有些忐忑。

她端起手邊茶盞淺啜了一口,少頃,方開口緩緩說道:“你有這種擔心也是正常,但倒不必過於小心,也並非人人都有個能嫁入王府的女兒等著你們還禮,有些禮即便貴重,那也是看在安王府的麵子上,喜事當前,你們一概收下便是,過於謹慎反倒顯得小家子氣——隻不要伸手向人家要,自然不會有人說你們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