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一一年的七月,七月流火,雖然處在山區,但依然熱的厲害,和火熱的天氣相比,安康人幹活的場麵更加的火熱。
首先是興安製衣行接到大批的軍裝訂單,招收會裁縫的婦女作工,再是護衛軍招收近萬的青壯年修築道路、修建防守陣地。當然,這兩件事都是需要銀子的,王世英知道後,立即跳了起來,找秦振華哭窮:“司令啊,不是我不支持軍隊,實在是拿不出來這麼多錢。司令,你看,我們目前有八百多人的官兵,光餉銀就是四千兩,新兵也正在招募中,到時候每月軍隊開支就要一萬兩銀子。這一萬青壯每人一月三兩,又是三萬兩,光這兩項,每月就是四萬兩銀子,一萬就是五十萬兩,安康根本拿不出來啊。”
秦振華笑道:“不就是五十萬兩銀子嘛,錢不是問題。”
“錢不是問題?”王世英感覺和秦振華交流很容易讓自己的腦仁子疼。
“我這幾年賺了點錢,拿出一點來支持安康自治縣,還是沒有問題的。”秦振華笑道。
“賺了一點錢?”王世英盯著秦振華,見他不到二十歲的樣子,怎麼也看不出來秦振華像個大富翁的樣子。
“五年前,在英屬印度南部發現了一個寶藏,弄了點黃金,後來投資在美國股市上,在四年前的美國華爾街經濟危機中又賺了一些,特別是去年,上海橡膠股票鬧的沸沸揚揚,但我很幸運,低買高賣,在上海股市和倫敦股市分別有所斬獲。”秦振華笑道。王世英很想問秦振華現在到底又多少錢,但是還是忍住了,不過在他估計,秦振華手中能有一千萬兩銀子就頂天了。
“不得不說,你的運氣好的讓人沒話說。”王世英歎息道。
秦振華一陣哈哈大笑道:“不是運氣好,而是偶爾盜了天機罷了。王大人,有沒有發財的想法?”秦振華故作神秘地問。
“聖人說:富貴如可求,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可見,這人呐,不是想發財就能發財的。”王世英苦笑道。
當官的有錢嗎?能賺到錢嗎?清朝俗話是:一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可見當官的收益不是一般的大。而在後世,秦振華也是見識過為了考公務員,幾萬個人爭一個崗位的例子,經濟學上有關於投資與收益的解釋,沒有收益,誰還會去擠破頭皮去考啊?可見,當官就有錢,古今一樣,從未改變。
王世英清廉嗎?秦振華不想糾結於這個問題,不過事先還是要給王世英透個底:“王大人,現在實行民主自治,是為了讓百姓過上好日子,不能因為官員的貪汙和循私而讓百姓受苦。因此,貪汙、循私的官員一定要嚴懲。必要時,可以用幾顆腦袋來給大家提個醒兒。”
王世英聽到秦振華最後一句殺氣騰騰的話,心不由一緊:放眼整個大清,不貪不循私的官員還能找到嗎?不過,王世英自然是不會提出這個問題的,隻是點頭笑道:“對,縱觀曆史,每個朝代最後都是毀在了貪官手上。前車之鑒,不可不防。”嘴裏說著,心裏也在想:以後一定要管好自己,免得一不小心,自己的腦袋被秦振華擰下,用來警示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