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清貴門庭
“忍一忍, 搏一搏,等你們上大學就輕鬆了!”
這是高中老師常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
這根本就是個謊言,或者說, 是個可選擇性的謊言。
當時選擇相信就好了, 過了高中,就千萬別當真。
如果說高考是人生的分水嶺, 爬過去, 大學是一片三角洲,表麵平緩開闊,基底全靠沉積。有人步步穩健,四年下來積澱肥沃;也有人躺平流過,彙入社會的汪洋大海慌不擇路。
大學讓自由者更自由,也讓自律者更自律。大學過後, 才是斷層式的對比。
分明是沒課的周六, 寢室裏卻空蕩蕩。盛夏和室友們都在圖書館, 搜羅這一周教授們給的“書單”。
文學係就是如此,課下閱讀占大頭。總有人說文學係課少, 輕鬆, 殊不知一列列書單, 就是專門排課也看不完。
盛夏和室友不在一個專業,她所在的古漢語文學專業隻有三個人,兩男一女, 這比例簡直奇跡,整個文學係的男女比例1:9.
但是教授裏邊, 男女比例倒是均衡。
輔導員戲說:“看見沒, 男生們不要氣餒, 在文學係堅持下去的男士, 不是大仙就是大牛!”
確實都是大牛。
幾乎每一節課都在刷新盛夏的認知,那些看過的書的作者、教材的編纂者、大儒大士的後輩,站在講台上對著你侃侃而談,趣事中的友人,盡是傳記上的人物,這感覺著實神奇而美妙。
盛夏的導師譚教授教古代漢語,人稱譚公,在係裏人氣很旺,聽說上課幽默詼諧,像吐槽大會。
大一上學期暫時還沒有他的課,但譚公說要先見見他們三位“敢為人先”報了古漢語文學的勇士。
盛夏因此推掉了張澍的約會。
張澍看著微信裏盛夏的回複,擰了擰眉頭。
這是她第二次拒絕他的約會邀請。
這學期也才兩周,這拒絕概率,100%了。
上周她說周六要參觀校史館,周日要與室友小聚,拒絕了他;這周又是要和導師見麵。
理由倒是都充分,張澍卻莫名感覺不是這麼回事。
畢竟參觀校史館、和室友小聚都花不了一整天,擠一擠,時間還是有的,一個下午,一個晚上也行啊?
她似乎對“約會”不是那麼期待,隱約還有點排斥。
沒辦法。
這是他的過錯,第一次約會給了她不好的感受。
張澍沒去圖書館,趁空閑把論壇掃了一遍。
在APP、小程序泛濫的年代,就連他們附中都有稍顯時髦的“信風”小程序,而作為全國數一數二的計算機係,係內學術交流還用著最傳統的BBS,這屬實讓張澍沒想到。
論壇界麵顯得很有年代感,但內容足夠與時俱進,沒讓張澍失望。
幹貨,全是幹貨。
看得懂的看不懂的,張澍都先瀏覽一遍,一些精華帖收藏起來,結合自己的課表,做了簡單的規劃。
他需要自我補習。
計算機係與院內其它係不同,競賽生占比過半,張澍宿舍裏就隻有他是純高考生,其餘的,一個國際信息競賽金牌,一個銀牌,還有一個通過“創新型人才”進來的,參加過國際機器人大賽。
張澍除了物理數學類課程稍占優勢,專業課將是被碾壓的態勢,到了期末可能會比較吃力。
雖然才剛開學,已經窺見端倪。
畢竟對於信息競賽生來說,大一的專業課就跟玩兒似的。
這是他人的先發優勢,沒辦法短期超越。
一步步來,焦慮左右也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