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西王府大廳內,吳三桂端坐於主位之上,底下滿滿當當的坐著他的心腹。此刻大廳內氣氛異常沉悶,眾人皆仰望著吳三桂,不知道他召集眾人前來有何事情要交代。
看到人都到齊之後,吳三桂輕咳一聲,對眾人說道:“建寧公主明日將到達雲南,我現在召集大家過來,就是想聽聽看,大家對此都有什麼想法。”
吳三桂話音剛落,便猶如一滴清水落入滾燙的油鍋一般,“滋”的一聲炸開了。眾人都在小聲議論著,不知吳三桂這個問題的用意何在,是以誰也不願意先開口,都等著看吳三桂接下來會說些什麼。
見眾人一副噤若寒蟬的模樣,吳三桂麵無表情的接著說道:“本來據我的估計,建寧公主至少還需要半個多月的時間才會抵達雲南,不過前方探子回報,建寧公主在揚州停留了一日後便繼續趕路,隻是從揚州出發後,他們前行的速度明顯加快了數倍,各位對此有什麼看法?”
有些精明的人聽到這裏的時候,已經猜出了一些東西,隻是誰也不敢說出來,畢竟這件事情太過重要,不是誰都有膽量去提及的。
見眾人誰也不願意開口,吳三桂有些慍怒的說道:“難道就沒有一個人能跟我說說他的看法麼!”
這個時候底下有人開口說道:“依在下看來,一定是他們在揚州裏發生了什麼事情,這才導致他們隻停留了一日便加緊時間趕路。”
吳三桂看向那個聲音的主人,臉上浮現出一抹笑容,說道:“一舟啊,那你說說看,是什麼事情讓他們如此匆忙的趕路呢?”
開口之人正是那沐王府叛徒劉一舟,這小子也不知道為什麼非常得吳三桂的信任,在這平西王府裏的地位是一日高過一日,像現在這種吳三桂心腹之人的集會,他也能夠參與進來了。
劉一舟想了想,開口說道:“在下曾聽說王爺有一個表侄叫做吳之榮,現在就擔任揚州知府一職,此前建寧公主在揚州的時侯,相信一定是吳之榮接待。由此在下推想,會不會是吳之榮在無意中透露了王爺的一些事情,這才導致建寧公主馬不停蹄的開始趕路。”
聽了劉一舟的分析,吳三桂隻是笑了笑,並沒有加以評價。看了看底下一幹人等,吳三桂頗為不滿的說道:“難道除了一舟外,在沒有人能跟我說說他的看法了麼?”
話都說道這個份上了,眾人再不能裝聾作啞了,紛紛向吳三桂述說起了自己的想法,無一例外,說辭跟劉一舟剛才所說的大體上一致,隻不過多了很多劉一舟所不知道的事情。
眾人口中的高麗人,劉一舟是完全不知道的,他在這平西王府中隻不過才待了幾個月而已,吳三桂的很多事情他完全不知道,跟高麗人的合作關係他更是不可能知曉了,先前的一番話不過是憑著聰明勁兒推斷出來的,對於吳之榮究竟透露了什麼,他就半點兒也不知道了。
聽眾人嘰嘰喳喳的說完後,吳三桂這才開口說道:“既然大家都猜到了原因,那麼誰能跟我說說,他們既然知道了這件事兒,為什麼還要來雲南,而且速度比之前還要快?”
早在一個月前吳三桂便從探子口中得知,韋小寶知道了他跟高麗人勾結的事情,隻是他一直沒有想明白為什麼韋小寶明明知道了這些,非但不調頭返回京城,反而更加快速的趕到自己這裏,他這葫蘆裏賣的是什麼藥呢?吳三桂苦思了近月餘,一點兒頭緒也沒有找到,眼看明天韋小寶帶著人馬就到自己家門口了,這下吳三桂可是沉不住氣了,不得已才召集了所有心腹,想看看眾人對此都有些什麼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