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同盟間的反目(2 / 2)

消息傳回羅馬,雖然通過嚴密的封鎖阻止了流言,但在整個執政層也是人心惶惶。畢竟,上次的對手皮洛士僅僅是一個連本國人都不肯幫助的希臘城主,而這次的對手則是一個強大到可怕的帝國,兩者的實力絕對是不可同日而語的。

羅馬,畢竟是一個日後達到空前強盛的大帝國,也是世界上迄今為止最後一個政權延續了上千年的國度,而它之所以達到如此輝煌的一個不可遺漏的因素便是他執政層的高效率和準確性。

在日後的評價中,當時還相當弱小的羅馬在戰爭中能夠戰勝鼎盛的迦太基,其第一要素便是決策的準確。迦太基議會決定發起戰爭的日期是夏秋之間,那個時候正好是農作物成熟之後的農閑時期,也是整個一年中無論是氣溫還是雨水都最適合戰爭的時期,當然這也是地中海沿岸各國開始相互討伐的最佳時期。但是羅馬人卻是在剛剛進入夏天的時候率先向迦太基人發起了攻勢,原本應該處在防守位置的一方轉而變成了進攻方,而迦太基人做夢也沒有想到弱小的羅馬居然敢率先來進犯他們的領土。

決定戰爭的第二個因素是在這一年的夏天裏,南地中海強烈的海潮導致了迦太基本土的軍隊無發運抵西西裏的戰場。這樣當羅馬的軍隊進攻西西裏的時候,迦太基的4萬軍隊隻能夠獨自麵對將近5萬人的羅馬兵團。

決定戰爭的第三個因素是迦太基人的鄰居努米底壓人的犯境,努米底壓王亞曆山德羅8世出動了4萬沙漠遊擊騎兵團,兵壓迦太基城。這點兵力雖然不足以攻陷迦太基城,但他們采用遊擊戰術周旋於迦太基防守最薄弱的地方,利用騎兵在速度方麵的優勢打一槍換一個地方,也在這個夏天把迦太基人折騰得夠嗆。

說到努米底壓人,這可是一個曆史悠久的民族。本來他們獨自占據著北非大陸,忽然有一天,一個女人在沿海的地方建起來了一座城堡,後來這個城堡的主人們越來越強、越來越強。直到有一天,當努米底壓人認為不能夠再放任他們如此自由發展的時候,戰爭爆發了!可是誰想到努米底壓人的大軍居然被這個女人帶領的士兵們擊敗了。在戰鬥中身負重傷的努米底壓王亞曆山德羅2世經過了調查才知道,這些敵人是在希臘被驅逐的一群人,而希臘人驅逐他的理由就是懼怕他們在貿易中的頭腦和在戰爭中的勇氣。這些人來到這裏後建立的這個國家叫做迦太基,而那位可敬的女士就是上文中所說過的迦太基的國母。

從此,努米底壓人與迦太基人在戰爭與和平之中不斷的轉換。一旦有敵人進攻北非國土,兩個國家就會聯手將其擊退,而如果和平的年份超過了一定數量,有可能是10年、有可能是5年、也有可能是3年誰知道呢?兩個國家就會進行一場戰爭,但永遠都是一場虎頭蛇尾的戰爭。20年前,迦太基人兵圍努米底亞首都,眼看就要亡國的努米底壓居然在交付了幾千塔蘭[羅馬貨幣名稱]之後就令對手退兵了。37年前,努米底亞17萬大軍圍困迦太基城3年之久,所得到的一樣是幾千個塔蘭的賠償。所以說兩國間的戰爭更像是一場戲嬉的遊戲,當然戰爭中犧牲的勇士們可不這麼想。

那麼這次的戰爭還會像以前一樣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