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麵已經沒有了學院應該存在的教舍,隻有鬱鬱蔥蔥的樹林,雪花漸漸飄在了伸在洞外的手上,雪的寒冷喚回了袁森飄離的意識。
我是誰,剛剛產生這種想法的袁森腦袋十分的疼痛,仿佛是兩個意識在強行融合。時間漸漸流逝,大約過了一炷香的時間之後。袁森渙散的意識漸漸聚攏,眼睛中失去的神采也漸漸回歸。
狗血情節,穿越,比這更狗血的是本應該在家中鬥狗遛鳥的大少爺,現在卻在這山洞裏躲避這座山裏的土匪。正所謂,亂世易為匪啊。原本就是十幾個人的小打小鬧,去年的年景不好,今年黃河又發了水,到處都充滿了逃難的流民。這位原本叫做魏真的小少爺平時最大的愛好就是愛鳥,聽手下的家丁說道,外麵的流民裏有人有一隻可以說話的鸚鵡,可以說安泰吉安等吉祥話,這位小少爺就急不可耐的去了鎮外的破廟方向,隻帶了一個隨身的家丁。正所謂人倒黴,喝涼水都塞牙,正好碰上了旁邊山賊窩裏的三當家“三把刀”來這裏挑人,相比於餓死街頭,投身為匪更加成了一個好的出路。
事情就是這麽巧,魏真少爺被擄上了山,並讓那個家丁帶話回去,要一千兩銀子贖人。被擄上山的魏真少爺也是好運氣,因為大部分都是鄰近縣的人無以為繼才為匪的,“魏善人”的稱號是附近的鄉民取得,魏真的父親是一個一心向善的人,齋僧布道,每到流年,都會舍粥以濟災民,今年的粥棚也搭起來了,舍了近一月的粥了,這才導致了大量流言的傳播,那隻會說話鳥也是流言的產物,也許真的有這隻鳥,但沒有人有飯吃的流民裏,八成早就成了會說話的鳥骨頭了。因為“魏善人”的樂善好施,使得大家都沒有為難這位少爺,雖說不是直接放回去吧,但也是好吃好喝好照顧,也是湊巧,因為大家都沒有把這位隻會鬥狗遛鳥的少爺放在眼裏,看守疏忽間,讓這位少爺逃下了山。如果換一個人也行可以能逃出虎口,但那絕不是魏真這位少爺,七轉八轉的在林子裏走了一天之後,魏真藏到了這個山洞裏。用雜草堵了洞口,在裏麵睡了過去,直到雪花飄起凍死在了這個飄雪的夜裏。而袁森由於死得冤,閻王以及小鬼都覺得應該給他個機會,就讓他補了一旬的壽元,轉生在了這個同樣倒黴的魏大少爺身上。
袁森出了山洞,外麵白茫茫一片,現在心裏想明白了,為什麽山賊那幾十號人抓不住魏大少爺了,一夜的雪,掩埋了路上的痕跡,再加上晚上搜索的局限。導致這位大少爺逃離了虎口,不過現在怎麼辦,搜索遍魏大少爺的腦袋裏,除了那些小嗜好,就沒有什麽可以想起的事情。
饑餓可以使人更加清醒,不管了,想到這裏,看來隻有往山下走,稍微辨識了一下地勢的走向,踏著雪向著低窪的方向走去。看來以後我就要叫魏真這個名字了,還好的就是,總算生在一個有飯吃的人身上,隻不過是時運不濟啊。有一句話叫做蒼天不負有心人,魏真走了一天,在天剛擦黑的時候,終於走在了平地上。
魏真很無語的想到,都說重生之後都有著無敵的好運,沒想到自己這麽衰,到現在還沒吃上一頓飽飯,捂著已經憋下去的肚子,幸好今天還不是很冷,如果不是今天太陽出來,魏真能不能活著都是另一說。雖說現在還活著,如果找不到晚上落腳的地方,自己就會像昨晚那個倒黴的前“魏真”一樣,凍死在山洞裏了。
現在這個朝代是元朝之後的朝代,元末世家六姓反元暴政,朱,宋,李,劉,韓,孟,六姓相繼大舉義旗,漸漸覆滅了不可一世的元朝,因為朱氏攻占了大都,並且通過與宋氏李氏的聯姻等等手段,掌握了天下大勢,登基為帝,國號為晉。封其餘五姓為世係王,永鎮天下,天下漸定。
天下雖然還是清平世界。但外憂內患,已現亂象。先帝晉文帝在世之時還沒有什麽事情,先帝去世,太子即位以後,其餘五姓除了李氏宋氏都有了動亂跡象。現在太後是李氏族人,皇後是宋氏族人。
魏真慢慢想著這些事情,漸漸走出了山林。大約看了一下太陽的方向,向著相反的方向慢慢走著。如果這位少爺的記憶沒有錯的話,再走個七八裏路就能到上陽村了,從小定了一親事,是上陽村裏劉財主的女兒叫做劉雅清,劉雅清的哥哥在京裏為官,是一個從九品的司獄,雖說官小位卑,但畢竟是京官,至少比那些商戶身份高多了。
這門親事還是在魏真剛剛出生不久就定下來的,雖說魏家祖上有人做過大官,但畢竟時間過去的有些久遠。如今憑借著祖上的遺蔭,出門在外還被人稱呼一聲小員外。看來這個時代做官依舊還是主流啊。暗歎一聲,總算沒有走錯。年關的時候還會來拜訪過這位“嶽父”,剛剛下雪。路上行人幾乎絕跡,隨著記憶,轉到了一個紅漆大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