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楔子

天道魔君還不是魔君的時候,也是名門所出的俊俏少年,天資極高,跟隨真人修行。

眼看真人飛升在即,卻不願殺生證道,竟自毀道行力竭而亡。他的愛徒知道此事,當即發起瘋來,走火入魔、墮入魔道。

這一入魔道,竟成一代魔君,殺伐決斷,血染山河。三大道門聯合討伐,史稱天淵之戰,血流漂櫓,血腥氣三日不散,最後這天道魔君落得個魂飛魄散的下場,隻留一縷殘魂連同魔劍殘垣被鎮壓在北地的炳靈湖底。

這一日天和氣清,一個五六歲的小和尚正在炳靈湖畔閑逛,邊逛口中還念念有詞,背誦佛家的超度經,沒想到,這許多年來讓道門分外頭疼的天道魔君的最後一縷殘魂竟然……就這麼被超度了!

第2章 奪鈴第一

慈雲寺迎來了一年裏最熱鬧的時候,像石溪鎮這樣的富足小鎮,一年裏最重要的日子便是在正月初十善男信女赴寺祈求新的一年延續往日的風調雨順、富足安康。

此時一個婦人正跪坐在佛前的蒲團上雙手合十虔誠禱告,排在後麵的善男信女執著香排著隊,已一刻有餘,卻仍不見那婦人起身,人群之中不免起了些怨言。

“這人怎麼回事?佛祖是她一人的佛祖嗎?”

“竟是不起來了……有些什麼禱告要這樣許久……”

“呸,哪有什麼禱告呀,聽我們說她,她也不起,看來是個不要臉的!”

“哎,在佛祖麵前別這樣說,我去問問她便是。”

這位最後說話的乃是鎮上一位有名望的醫者,大家一聽他發話,便紛紛閉口不言,隻待著他去喚一喚那婦人。這名醫者走上前,拍了拍婦人的肩膀,道“請問這位夫人,還要禱告多久?”不料這婦人竟紋絲不動,既不答話,更未回頭瞧上一眼。

醫者沒想到竟真有人這樣老賴,更覺得失了顏麵,心下也有些急切,便手上用了些力氣一推,隻聽撲通一聲,這婦人竟直挺挺地倒在了地上!

大家皆是嚇了一跳,紛紛跳腳退讓,這醫者職業所然,雖是慌張也強自鎮定上前查看。這婦人麵色慘白,眼圈青紫,他扒開眼皮一眼,瞳孔早已散了,又探了探鼻息,更無一絲活的跡象。他收回手,歎息道:“應是急症,竟已去了。”大家紛紛“啊”了一聲,又是驚訝又是忌諱,竟一時不知該說什麼,過了一會,才紛紛道,先將她抬出去再尋家人,總不能汙了寶殿。

眾人深以為然,有一個青年便主動上前要去搬那魂歸的婦人。正伸手間,婦人猛地睜開眼,麵目忽然泛起色澤,雙頰淺粉,眸子也水霧蒙蒙,端的是滿麵桃花,勾人心魄。

青年心下一驚,手上一滯,卻不料這婦人竟攀著他的胳膊立了起來,四肢以扭曲的角度纏在青年身上,將他腰背都壓彎了,宛如一棵寄生藤蔓,那場麵說不出的詭異!

這青年害怕極了,又跳又扯,妄圖將婦人摔下去,眾人一看也緩過神正要上前幫忙,忽然這青年整個身子宛如泄氣的皮球癱軟到地上,雙頰深陷,眼珠突出,四肢瘦骨如柴,好似幾個月未吃過飽飯的骷髏架子一般,竟就這樣斷氣了!

而他身上的婦人仍死死攀著他的骨架子,發出尖尖的笑聲,像是指甲摳在金屬上一般讓人聽了渾身不舒服,而她的麵目竟更似春日桃花,又嬌豔了幾分!

在場的眾人嚇破了膽,紛紛驚叫著四散逃出殿外。一時間寺院內外知情的不知情的,皆從眾往外飛奔,口耳相傳寺內有個不得了的妖物隨時取人性命。

寺外燒餅攤邊正站了個眉目清秀的白淨和尚,著一身灰色舊衫,剛付過錢正等著新出爐的糖燒餅,他忽然聽到一陣喧鬧,緊接著寺內熙熙攘攘衝出好些驚慌失措的人,正在疑惑間,再一回頭,賣燒餅的不知何時也拖著車跑了……

他將佛杵換了隻手,從懷中掏出化緣的小缽看了看,對著空空如也的缽碗歎了口氣,轉身逆著人流往寺裏走去。

再入殿時,殿中已空,隻餘地上一具麵貌恐怖的男屍。四周寂靜得讓人不安,這和尚卻不覺,對這景象似是毫不吃驚,倒像是家常便飯似的,隻俯身查看片刻,又振了振衣裳上的灰塵,對著殿內金碧輝煌的菩薩拜了三拜,然後閉起雙目、雙手合十誦起了超度經:

極樂國土,七重欄楯,七重羅網,七重行樹,皆是四寶周匝圍繞,是故彼國名為極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