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謝芸早已知道了這袁紹的難處,本來這次盟軍討伐董卓的聯合並不是很牢固,各路人馬心誌各異,袁紹當上了這盟主,其實一點也體會不到發號施令的快感,除了自己的本部人馬以外的其餘聯軍對他的號令都是陽奉陰違,各自打著自己的小算盤。在這些人看來,以聯軍的數十萬之眾討伐董卓逆賊還不是手到擒來之事。於是都在想著自己少出力,最後瓜分地盤的時候能夠聲音大一些。袁紹操心的不是勝利以後的事,他在擔心以這種狀態能不能取勝還難說,而且時間拖得越久越不利,他的軍師沮授早就給他出謀劃策,定下了這次戰役的主要方略,就是一個“快”字,用最快的速度把敵人擊潰,不然時間一久,不用等敵人打過來,自己這聯盟陣線就要散了。隻是他一直在猶豫如果用沮授的策略,那肯定是自己的軍隊衝在最前放,就算最後勝利,也是損失慘重。因此才一直猶豫不決。今日給這陸無一提醒,立時明白過來,就算最後自己損失大一些也沒關係,隻要整體實力比其他幾路諸侯強,到時候自然可以多分得一些土地,損失的軍隊也可以很快補充好。想到這裏,他再也坐不住了,直接就要召開軍情會議準備立即進軍,攻打前麵的虎牢關。會議很快就結束了,整個軍營都忙碌起來,開始了組盟軍組成以來的第一次急行軍。
兩日後,聯合軍就抵達了虎牢關。這虎牢關南連嵩嶽,北瀕黃河,山嶺交錯,自成天險。大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自古以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因西周穆王在此牢虎而得名。戰國時期齊、楚、燕、韓、趙、魏六國駐兵虎牢關和秦國對抗,楚漢爭霸時,劉邦和項羽也在此爭城奪關,足以看出虎牢關的重要。可以這樣說,破了虎牢關就相當於贏了這場戰役的一半。如果破不了虎牢關,那聯軍的前麵的努力都將付諸東流。雙方對這個戰略要地都是極為重視,董卓更是派出了自己的心腹大將在這裏鎮守。
第二日,聯軍各大主帥均來到中軍大帳“聽候調遣”。劉偉和謝芸也因為袁紹的刮目相看被破例邀請參加了這場戰前動員會。
袁紹看人都到齊了,遂開口說道:“各位,眼前就是討伐董逆賊的最後一道屏障,隻要我們齊心合力拿下眼前這座關卡,勝利指日可待。”
“那是那是,全聽盟主調遣。”眾人均口不應心的說道。
袁紹心裏暗罵:一群老狐狸。但是他也是沒有辦法,這時候又不能翻臉,以後少不了還要有用到這些人的時候,無奈說道:“那董賊的心腹大將呂方在這虎牢關鎮守,如果能找機會除掉那呂方,這虎牢關便不攻自破,不知諸位可有什麼妙計。”
“可使人在關下叫罵,誘使呂方出關,我方再派出猛將,將其斬殺。”一個不起眼的老者說到。
眾人以看傻子一樣看著這個人,此人身高一米五左右,獐眉鼠眼,獅口闊鼻,劉偉自忖這是他見過的最醜的人,沒有之一,不過這呂方是何方神聖,不是呂布嗎?劉偉不禁疑惑的想到。
“這位是?”袁紹向身邊的沮授投去了詢問的目光,沒辦法,聯軍方勢力太多,袁紹也無法一一記得下。不等沮授開口,這“小矮人”自我介紹了起來:“我乃南海越眾國大將軍—印法,聽聞大漢天朝有人作亂,我家皇帝特派我等前來助戰。”
“哦?”袁紹顯然沒有聽過這個國家:“印將軍一路遠來辛苦了,不知剛才將軍的提議可是當真?”
“自然當真。”印法滿臉的不在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