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節(1 / 3)

侍將他手裏的奏章給典籍送過去。

奏章很是厚實,不可能立刻看完,典籍捧著奏章將概要內容飛快瀏覽一回,然後點著頭把奏章遞給其他朝臣傳閱。

漲工資的事情沒有人不喜歡,尤其顧劍已經給漲工資這件事情找到了合適的理由,名正言順,朝臣們就更愉快了。

等到奏章傳閱過第一遍,回到元和帝手中,元和帝爽快的表示,“奏章由沈侍中領人多抄幾份,分發下去,各部傳閱,將不足之處不全。下一次大朝會上,再做討論。”

時間也給足了,哪怕有意見想要挑刺的,下一回朝會的時候,他們也有充分準備可以挑毛病了。

於是,無論懷抱著哪一種心思的臣子,都在下朝後表現出興致勃勃模樣。

神龍這幾年為了排解寂寞,一直把絕大部分精力投入在政務上,過得十分空虛。

難得近日朝臣們都有了新的奔頭,沒擠進大書房來和他深入討論加薪的事情,神龍在皇後裏麵隨意溜達著散心,腦子裏胡亂回想著互不關聯的許多雜事,一抬頭,發現自己竟然走了承慶殿。

神龍看著高懸在頭頂的匾額,思念瞬間如狂潮席卷而來,狠狠將他擊潰。

他和穆懷淵分別已四載有餘了……

穆懷淵說五年便能做一件功在千秋的事情,名正言順的回到朝中來,可眼看著時間沒剩下幾個月了,他真的能做完麼?

神龍不是不了解穆懷淵的能力,甚至,連穆懷淵這幾年在文壇頻頻寫出的名文佳句都一件不少的擺在神龍桌麵上,可在朝堂上出佳績和在文壇出名是兩回事,什麼樣的功績能夠大到令全部朝臣都認為他可以回京升職呢?

“你不要騙我啊,若是我空歡喜一場,回頭一定要你好看的。”

第108章 回京[VIP]

五年對於一個外放的官員來說,可能隻是一個為他們積攢資曆的起步時間。

可人與人從來不同。

穆懷淵在蜀地最大的一件功績卻不能對外人道——他提前粉碎了嘉裕郡王犯上作亂的計劃,但正因為穆懷淵做的這件事情全在“嘉裕郡王的計劃過程中”,許多事情甚至在所有參與者的“默契”之中,即便穆懷淵創下如此功績,元和帝也不能以此為據,給穆懷淵加官進爵。

所以穆懷淵到底靠什麼回京一直是神龍心中隱憂。

登上帝位後,神龍便不再隻是“神龍”,他成為國家的君主,一言一行都有無數人窺探,臣子們時時刻刻希望能夠完全明了他的心思,從中攫取利益,因此,他越發的沉默寡言。

當然,神龍的百無聊賴在臣子看來更像是適應了權柄後的深沉。

因此,沒有人能聽、也沒有人敢聽神龍的心裏話。

五年之約將近,神龍在朝堂上越來越急躁,終於在一場朝會上忍不住對敢抓著他起晚了一刻鍾斤斤計較的嚴管發火,厲聲斥責。

叱責聲剛剛出口,神龍不禁捏住額角,迅速收斂了滿身暴戾的氣勢,放輕了聲音對呆若木雞的言官低語,“愛卿退下吧,朕昨夜心中煩亂無法成眠,今日情緒不佳。”

即使不曾直白的說“是朕的錯”,帝王能把話說到這個份上,臣子也沒有死咬著不放,非要為了一丁點小事跟向來開明好脾氣的皇帝死磕的。

“陛下當以龍體為重。”言官做足了姿態關懷過後,借坡下驢,順勢退回到隊伍中。

神龍向下看了一圈,臣子中依舊沒有那個他期待已久的身影,疲乏之意突然襲擊了神龍的心神,讓他再也沒有多餘的心力和臣子們糾纏了。

神龍擺擺手,“朕累了。”

語畢,神龍起身,不管臣子們臉上的神情,自顧自下了龍椅往後殿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