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節(2 / 3)

神龍捧起羊皮,不緊不慢的從頭看到尾,確定細節無誤後,他的眼睛裏透出一層利光。

“遼東大營的布防圖,但和朕藏著的有些微區別,是先帝時期的。”

衛遣發覺元和帝臉上的表情並沒有想象中那麼糟糕,心中稍安。

雖然崔家去遼東赴任的幾位和周戎如今的安危仍舊說不準,但至少,他們不必在擔憂親朋好友的同時,還要為了整個遼東的防線是不是已經徹底被外族掌握而憂心忡忡。

神龍說完上一句話,沉吟許久才點頭,“無論周戎安全與否,你去遼東朕都沒意見。但現在遼東局勢不明,需得讓朕等到遼東地區回報,你才能動身。”

周戎已經生死不知了,難道還要再搭上一個衛遣才算完麼?神龍沒那麼瘋。

衛遣焦急的看向神龍,希望元和帝能夠收回成命,一點都沒注意到坐在他身側的老父親悄悄鬆了口氣的樣子。

衛琰不介意兒子為了兄弟情去遼東探尋周戎失去聯係的真相,甚至,若是兒子為了這份情誼和祖上欠下的恩情為了周戎把命都送了,他也能夠接受;但現在,他一點都不希望自己剛剛給長輩守孝之後,立刻就體會白發人送黑發人的痛苦。

畢竟,誰會嫌棄自己兒子活得長久呢。

衛琰心裏亂糟糟的想著各種消息,突然被元和帝詢問,“愛卿性格謹慎細致,處事又頗為公正,可願領廷尉府?”

第102章 以小見大[VIP]

衛琰辭官回家守孝的時候是吏部尚書,回來的職位肯定不會太低,但他回來的時間算不上太好,元和帝在為先帝守孝的三年中已經斷斷續續撤換了朝堂上大部分官員,即便是各部尚書、侍郎的位置也多有調整。

因為元和帝的種種舉措,朝堂上早有“今上不滿先帝挑選官員”的說辭喧囂塵上。

衛琰結束孝期,全家歸京。他一早猜到,哪怕為了暫時壓下那些陰冷晦澀的聲音,自己作為“先帝重臣”也會有個高位,但現在元和帝給他的官職,比他設想中的還要好得多。

衛琰立刻領旨謝恩。

衛琰可不是兒子那種隻有一腔熱血的小年輕了,得到官位後,衛琰立刻詢問,“朝中是否有官員犯下罪責,陛下不便責罰?”

衛琰人品過關,衛家又始終人丁不興旺,難得的幾個遠親又都老老實實的在家鄉耕讀,收拾“宗族”這種事情對衛家幾乎沒有影響。

神龍之前不願意太快對宗族動手,一來是信不過朝中官員的人品,二來也是他們被家族所累,確實不像衛家這麼方便。

“是,朕心中一直有所憂慮。”神龍組織過語言,把自己登基以來的憂慮和計劃和盤托出。他輕敲著自己的膝蓋,“朕也知道天底下並非全部宗族都是行惡事的,但不得不說絕大多數宗族集結在官員下,借著官員帶來的便利為禍一方,更在宗族內部欺淩弱小,已然形成一股縣鄉之中勢力。朕剛換上去的官員年輕,心中尚且算是澄澈,但再過幾年難免還是要出於現在相同的問題——要麼成了主動為惡鄉裏的官員,要麼成了宗族的保護傘。”

“陛下想得不錯,可陛下是否想過為何曆朝曆代的陛下為何沒做過相同的事情?”衛琰發出疑問。

神龍頓時笑了,“這辦法能夠一勞永逸,朕自然想過為何過去的那麼多皇帝不乏大才大能者卻不這麼去做。後來,朕明白過來,宗族雖然作惡多端,可不少地方的宗族卻和官員隊裏,形成了微妙的平衡,與也不怎麼樣的官員有了製衡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