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61章 偃旗息鼓(2 / 2)

天聰元年,朝鮮與後金結為“兄弟之盟”。同年五月,英俄爾岱隨副將劉興祚出使朝鮮,繼軍事之後執行修補關係的使命。他協助劉興祚護送朝鮮王弟李覺歸國,轉遞皇太極關於要求朝鮮國王李倧履行“盟誓”的國書。他們都出色地完成了任務。

天聰元年十二月,皇太極為了擺脫明朝的經濟封鎖,解決糧食和其他物資缺乏的困難,派英俄爾岱去朝鮮談判進行貿易。經過艱苦的努力,英俄爾岱與朝鮮方麵達成了邊境互市的協議。

這些年來,英俄爾岱一直都作為建虜的“監市官”,奔波於盛京與朝鮮之間,為解決建虜急需物資的供應,作出了很大的貢獻。

“英俄爾岱,朕想派你再去一趟朝鮮,”皇太極開門見山地說,“一來看看能不能想辦法再調運一批糧種回來,二來則是要讓豪格和鼇拜小心吳三桂的詭計,絕對不能掉以輕心,否則。”

英俄爾岱文質彬彬,俊逸的容顏上流露出一絲擔憂之色:“大汗,如果再從朝鮮征糧的話,我隻怕連支持光海君李琿的那些朝鮮官吏都要反對我們大金了!”

皇太極歎息一聲,緩緩地道:“朕也知道,可是朕也難哪!眼下國內的形勢很不樂觀,即便是盛京城內的存糧也隻能維持到冬天,可想而知外麵的百姓們還有多少糧食,如果不從朝鮮征糧的話,國內的百姓就要作亂!原本我們大金一直都依賴山西的商人為我們從明朝籌集糧食和武器,可是這一年來,朕根本拿不出那麼多的金銀來滿足這些貪婪的商人的胃口,所以他們運送來的糧食也越來越少,雖說朕已經讓人將從朝鮮收刮來的金銀全部拿去向那些山西商人買糧食了,但是除了範氏家族有了回應之外,其他幾家都選擇了沉默,朕實在是擔心範氏家族能籌集到多少糧食!”

英俄爾岱也很清楚這些商人的秉性,眼下大金正處於相當不利的局麵,也難怪他們要選擇觀望了。

其實他們都不知道,這些山西商人之所以選擇觀望,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吳三桂讓京師的吳雙給他們各族的族長寫了一封信,暗示他們如果再暗中支援建虜的話,遲早會讓他們家族徹底覆滅。

皇太極繼續道:“朕還讓多爾袞和阿濟格出兵察哈爾,伺機奪取些牛羊馬匹回來,以解決國內的窘境,可是他們卻對朕的旨意陽奉陰違,一個月的時間內,隻送回來三百頭羊和幾十頭牛,純粹是在敷衍朕!”

英俄爾岱欲言又止,多爾袞和阿濟格眼下就是在隔岸觀火,想看看皇太極到底能撐多久,一旦大金汗國境內烽煙四起、餓殍遍野的話,隻怕他們隨時會用手中的大軍逼迫皇太極退位。可是名義上英俄爾岱是正白旗的人,他不能在背後評論多爾袞和阿濟格,所以隻能保持沉默,良久之後,他才道:“請大汗放心,微臣一定會想盡辦法從朝鮮弄一批糧食回來的!”

皇太極臉上擠出一絲笑容道:“朕知道你的忠心,不過一切盡力而為吧,實在不行的話,朕隻能派人向明朝求和,請明朝許開邊市了!”

英俄爾岱渾身一震,露出難以置信的神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