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第三懸臂末端的藍星,以覆蓋星球表麵百分之七十的海洋而得名。奇幻瑰麗的色澤從宇宙大爆炸伊始就飄蕩閃爍,最終沉澱為一片汪洋恣肆的深寶藍,像是鑲嵌在深黑天鵝絨裏的一顆藍寶石。
即使在無盡龐大的宇宙圖景中,也是一幅足以讓人見之難忘的景色了。
一個黑色的飛行物獨立出現在藍星所在的恒星係邊緣,它的形狀是一個嚴謹規整的正球體,內部嚴整有序,屬於某個高維度文明。
飛行物停住了,已經不存在實體形態的外星生命,飛行物的主人,用他們的語言和他母星的朋友進行著遠程會話。
“我到過這裏……這裏曾經是一片海洋。”年輕的旅行者遺憾地說。
飛行物遙遙朝向那顆曾經是藍色的星球,現在它表麵一半的麵積已經變成了赤土色。
“那不可能。”
“嚴謹的說,應該是你的母親到過這裏。你今年才四百六十歲。”朋友說,“這是你的第一次星際旅行,你的成年禮。那顆星球變成這鬼樣大概要幾十億年。”
旅行者沉默了,他拿出望遠鏡對著星球看了很久。
“如果你想走近看看的話。”朋友叮囑,“別把能源用盡——這裏這麼偏僻,公共航班隔四百年才有一趟。”
“我知道了。”旅行者說。
飛行物消失在真空裏,隱去了行蹤。
幾分鍾後,黑色球體無聲無息降落在星球表麵。飛行物立刻對它降落的這片土地展開了測試,飛速呈現出近百年的變遷——
這顆物資豐富的宜居星球上的水已經逃逸了50%以上,原本居住在這片星球的主要群體——人類,已經在溫和的末世浩劫中發生了變異,其中大部分生存下來的壽命較長的物種都混合了耐旱型植物的基因。人們對於同類時不時抖抖葉子,去太陽底下進行光合作用已經見怪不怪。
年輕的外星生命注視著傳來的檢測分析報告,任由算法幫他構建合適的生命外形。
男,188公分,黑發黑眼,東亞原生物種。
身份,學生。
年齡,二十一歲——這個星球慣用的“成年”時間。
霧氣渺渺,一個裸身的成年男子圖像顯現在空氣中,外星人並不理解所謂的“高大”和“英俊”,它隻是從龐大信息庫裏識別出來這些褒義的詞彙,然後根據算法合成出這樣一張符合人類喜好的臉,並給主人隨機生成了一個名字。
薄閻。
飛行物閃爍了兩下,思維觸角碰了碰主人。
“有人來了。”助理提醒他。
空氣中的成像消失了。
-
赤土、裸岩、黃沙。
正是正午,光線強烈,幹旱燥熱的風裹著細細的砂礫席卷這片安靜的荒漠。
連枯死的樹根都不剩,更沒有生命存活。
視線的邊緣,是凸起連綿的沙丘,日頭的眩光攏著風沙,一圈圈擴散。
池寂拖著他在幹涸的水源邊撿到的人類小孩,艱難地踩上沙丘的頂端,這周圍百裏之內是找不到新鮮的水了。
他低下頭看看已經陷入半昏迷狀態的孩子,皮膚下是隱隱的淡綠色血管,還有呼吸。
“會出現在這片區域的幼崽,肯定有一點植物血統。好吧,但願你是仙人掌或者蘆薈什麼的……”提前來取景卻誤入地圖沒有標注區域的倒黴導演嘟囔著,從口袋裏掏摸出最後一板水膠囊,2x7一板十四顆,摳的隻剩最後兩顆了。
池寂肉疼地摳出一顆膠囊,小心塞進人類小孩口中,讓他靠著一座廢棄石碑的背麵休息。
無色的高濃縮水膠囊一碰到人類溫暖的口腔便化成清泉,滋潤著快要消失的生命,一顆大約能供給一個人24小時的需水量。